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衡

    第二百二十一章 平衡 (第3/3页)

  温体仁看了看文震孟,脸上闪过一丝冷笑。

    “张溥大人和张采大人是监察御史,弹劾官吏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杨大人太激动了。”

    温体仁的开口,让张溥和张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皇上,臣以为,郑大人在河南剿灭流寇,的确立下了大功,朝廷应该嘉奖,郑大人写来了奏折,为各部表功,臣以为可以全部照准,只是这指挥作战的事宜,可以考虑让洪承畴大人直接负责,便于调动各方的军队。。。”

    皇上没有在早朝的时候直接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内阁商议此事,其实这已经表明了态度,若是皇上支持郑勋睿,大可压下弹劾奏折。

    内阁商议的结果很快出来了,一天之后就呈奏皇上了。

    接下来就是皇上下旨了,不过这道旨意,迟迟没有下来,倒是引得诸多文武大臣注意了。

    朝中文武大臣都开始议论这件事情,绝大部分人认为,郑勋睿不可能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了,眼看着流寇就要被剿灭了,关键时刻,立下巨大功劳的郑勋睿,却要被撤换了,这样的事情,放到任何的时候说,都不合适,可惜郑勋睿太年轻了,在朝中没有什么资历,遭遇这样的暗算也是正常的,抱怨也没有用处。

    杨廷枢已经提笔给郑勋睿写信了,他不仅仅说到了张溥、张采、杨彝、吴伟业、吴昌时和龚鼎孳等人的联合,还说到了文震孟和姚希孟在这件事情上面的表现,他非常的失望,关键时刻,文震孟不能够站出来说话,身为内阁次辅有什么作用,这样的依靠不要也罢。

    杨廷枢气愤之中,言辞比较激烈,等到信函寄出去之后,又有些后悔。

    后宫,皇上身边只有王承恩。

    “王承恩,朕明白你的意思,郑勋睿在河南做的很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剿灭十余万流寇,杨鹤、陈奇瑜,包括洪承畴都没有能够做到,可朕没有办法啊,朕若是完全支持郑勋睿,必将引发朝中的反弹,奏折会源源不断的上来,朕不想为这点小事烦心,流寇的气焰被压下去了,这个时候,就让洪承畴出面来得到吗更大的功劳吧。”

    “郑勋睿还年轻,功劳太大,在朝中也不好立足,朕看这剿灭流寇的事宜,就让洪承畴负责去做。”

    “朕对文震孟很失望,文震孟很忠心,可惜在内阁之中,难以起到什么真正的作用,朕让他成为内阁次辅,可不是想着他洁身自好的。”

    王承恩看着皇上,没有开口说话,可皇上的意思他是明白的,文震孟在内阁之中,本来是和温体仁抗衡的,可惜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文震孟根本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待郑勋睿的事情上面,文震孟应该表明态度的,于公于私都应该有态度。

    王承恩内心也是微微叹气,他想到了徐光启,当年徐光启虽然病重不能够理事,但说出来的话语是掷地有声的,就算是内阁首辅,也不能够过多的反对,文震孟和徐光启比较起来,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