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暗流

    第二百四十三章 暗流 (第1/3页)

洪承畴的预料没有错,南阳府城被流寇攻陷的消息,被皇上压下来了,这个时候正是剿灭流寇的关键时刻,不能够乱了自身的阵脚,可是曹文诏及其麾下三千关宁铁骑陨落、流寇进入湖广的奏折送到朝廷之后,震怒之下的皇上都忍不住了。

    皇上想到的很多,当初都察院御史张溥和张采提出让洪承畴统领剿灭流寇事宜,内阁首辅温体仁也表示了支持,为了朝廷的平衡,皇上默许了这个决定,将郑勋睿调任陕西巡抚,可几个月时间过去,等来的就是这个结局,这是皇上难以接受的。

    曹文诏的骁勇,皇上是清楚的,就算是面对后金鞑子,也是毫无畏惧的,其陨落的消息,对皇上的打击是很大的。

    早朝的时候,奏折被公开了,一时间众多的文武大臣都很是沉默,没有谁说话,这样的情形让皇上感觉到奇怪,他的怒气没有地方发泄,只能够是质询兵部和都察院,兵部尚书张凤翼异常惶恐,却无可辩驳。

    都察院,实际主持都察院事宜的左佥都御史马士英很是郁闷。

    都察院的地位崇高,左右都御史是正二品的品阶,左右副都御使是正三品的品阶,都是朝廷的高官了,不过这些职务,基本都是兼职,不具体负责都察院的事宜,譬如说左副都御史郑勋睿,出任陕西巡抚,右副都御使唐世济,出任湖广巡抚等等,真正负责都察院日常事情的,一般都是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的事情也很是特殊,专事弹劾和监督官吏,这就让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是那么明确,譬如说都察院最为强悍的力量,就是监察御史了,足足一百来人,这些监察御史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品阶,却因为职责特殊,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敬重。

    换句话说,马士英的话语,那些倔强的监察御史,不一定听从。

    崇祯五年的时候,马士英就在都察院任职了,期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是清楚的,就说这次剿灭流寇的事宜,人家郑勋睿做的好好的,张溥和张采两个监察御史,偏偏要弹劾,举荐洪承畴完成最后的攻击,结果半年时间过去,大明最为骁勇的总兵曹文诏殒命,麾下三千关宁铁骑陨落,南阳府城被攻陷,流寇进入湖广。

    当然这不能够说是张溥和张采两人的责任,毕竟决定这么大的事情,远非两个监察御史所能够决定下来的,内阁肯定是赞同的,可不管怎么说,都是张溥和张采两人的提议。

    这里面的缘由,马士英当然知道,张溥和张采等人,与郑勋睿是格格不入的,完全对立的,当初眼看着流寇就要被剿灭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能够让郑勋睿获取,所以举荐洪承畴负责,偏偏内阁也有这样的看法,所以郑勋睿出任了陕西巡抚。

    马士英为人很是谨慎,尽管说在早朝的时候,遭遇了皇上的训斥,他也不会轻易的责备张溥和张采两人,要知道这两人的背后,可是有着不容小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