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来信

    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来信 (第3/3页)

    至于说李自成,麾下不足百人,基本走投无路了,白杆兵只要把握住播州各个地方的出口,相互之间加强联络,同时依靠播州的诸多土司,就一定能够逼迫李自成现身,到时候斩杀李自成,就是手到擒来了。

    卢象升根本不听秦良玉的建议,依旧下达命令,要求发动强攻,在最短时间之内彻底剿灭流寇。

    也正是因为卢象升的这个决定,给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机会。

    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在白杆兵的协助之下,进入到大山之中,的确是发现了流寇的踪迹,斩杀了不少的流寇,但因为大军悉数进入到大山之中围剿,外围不可能布下严密的防御圈,导致张献忠采取了丢车保帅的策略,带领最为精锐的百来人,从梁山逃往万州方向,不知所踪。

    播州方向的情况更加的糟糕,土司之间本来就有忌讳,领土观念特别的严重,秦良玉成为四川总兵之后,诸多的土司是不服气的,生怕秦良玉的手伸到了播州,所以对于白杆兵进入播州剿灭流寇,他们非常憎恨,根本就不配合,结果剿灭李自成的战斗没有打响,白杆兵与土司的军队之间,倒是发生了一些摩擦,而且还险些打起来了。

    李自成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趁着白杆兵与土司军队之间出现内讧的时候,率领麾下的流寇,找到缺口,离开了播州,同样朝着湖广方向而去,不知所踪。

    张献忠逃走了,李自成也逃走了,卢象升此次的围剿,可以说是失败了。

    卢象升写给朝廷的奏折,禀报剿灭了一千多流寇,忽略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逃跑的现实,大概在他看来,张献忠和李自成麾下没有什么流寇了,也就难以翻腾,接下来他只要率领天雄军追击,就可以斩杀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了。

    卢象升做的最不应该的事情,是严厉训斥了秦良玉,主要是因为播州方面,白杆兵和土地的军队之间出现内讧,出现了小规模的械斗,卢象升将李自成逃跑的原因,完全归结到白杆兵和秦良玉的身上。

    这种做法很是卑鄙,明明是自身的决策出现了错误,却将责任推到他人的头上,完全没有担当,这是郑勋睿最不能够容忍的。

    郑勋睿也感觉到奇怪,在他的印象里面,卢象升好像不是这样的人,不存在故意推卸责任的做法,无非是有些清高孤傲罢了。

    不过秦良玉肯定不会撒谎,这件事情一定是真的。

    看完信函之后,郑勋睿什么都没有说,他有一种预感,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肯定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崛起,天雄军无法彻底剿灭流寇,这个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到郑家军的头上,也就是说,郑家军难以避免出现两线作战的情形,一边是后金鞑子,一边是流寇。

    如今只能够希望皇太极在遭遇打击之后,能够心存忌讳,暂时不进攻辽东和北直隶等地,这样就能够腾出时间来,让郑家军更加的壮大起来,更加的强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