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毛瑟枪

    第四百一十章 毛瑟枪 (第1/3页)

    枪身有些重,发射场早就支好了架子,枪支放在发射架上面,这样发射起来,准度要强很多的,郑勋睿拿起枪支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枪支的重量至少达到了二十斤,这样的重量,想着让将士手持枪支发射,可能性不是很大。

    因为郑勋睿和毕懋康等人都站在身边,薄玉有些紧张,身体禁不住微微的颤抖。

    “薄大人,不用紧张,平日里是怎么试验的,就按照那样的感觉来。”

    郑勋睿的安慰,给了薄玉很大的信心,他瞄准了靶心,扣动了扳机。

    滑轮旋转的声音清晰可见,子弹在爆炸声中飞出了枪口,朝着靶心而去。

    子弹击中了目标,可惜的是,并没有能够穿透三层的木板,只是打穿了两层的木板,子弹头尚未变形,可惜力度不够了,弹壳从枪管的底部蹦出,蹦的很高。

    郑勋睿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不过他很清楚,这柄枪支,尚需要改进,但能够造出如此的枪支,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枪支,诞生于1835年,那是美*人柯尔特发明的,也是因为底火的技术出现之后,当时出现的是左轮手枪,尔后又经过了六十多年的时间,到了1889年,毛瑟枪问世,此时真正的步枪才算是出现了。

    如今是崇祯十年,不过是1637年,也就是说,因为郑勋睿的穿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提前两百年出现了,当然缺陷也是明显存在的,首先是没有钢铁,只能够用精铁代替,尽管说精铁与钢铁的硬度和密度的区别不是很大。可是成本高出了太多,而且在枪管的散热方面,也是有着不少劣势的。

    可不管怎说,提前两百年的时间,诞生出来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这个进步。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凭着这样的技术,郑勋睿可以独步天下。

    细节方面的改进,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付出的代价肯定是不小的,郑勋睿回到淮安的时候。郑锦宏专门禀报,火器局两个月的开销,达到了三百万两白银,这样烧银子的速度,没有人能够承受,要知道火器局每一次的试验,都意味着大量银子的开销。

    或许一般人对三百万两白银没有太多的概念,京城户部每年能够入库的白银。也就是三百多万两的白银,也就是说火器局两个月的开销,就用去了户部全年能够收入的白银。要知道这些白银,是维系大明朝廷一年开销的。

    郑勋睿根本不在意,他是穿越之人,很清楚科研需要耗费的钱财,很多时候这方面的消耗就是无底洞,一般人根本无法承受的。也正是因为郑家军缴获了不少的钱财,郑勋睿才敢于大胆的搬迁火器局的。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除开郑勋睿,其他人不可能做出如此的决断。更何况火器和火炮的研制,在朝廷之中被视为是三教九流的勾当,根本上不了条陈的,当初徐光启以内阁次辅的身份,都无法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