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 (第2/3页)

面来说,郑勋睿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

    但做好这些事情。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那就是必须有得力的人去做,必须在大范围内获得支持,特别是郑勋睿所依靠和信赖的官吏,必须要支持。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调整赋税结构,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事宜。关乎到郑勋睿未来的发展,朝廷是不是支持,郑勋睿无所谓,他也没有打算让朝廷真正的支持,但总督府、淮北府州县的官吏,是必须要支持的,不仅仅是支持,很多时候还要参与其中。

    譬如说洪门惩治那些不愿意缴纳赋税的商贾的时候,这些商贾到府州县衙门甚至是总督府去告状,那是肯定不能够得到支持的,不仅得不到支持,府州县以及总督府的官吏,还要毫不留情的予以训斥,只有做到上下一心了,商贾才会乖乖的服从。

    商贾之厉害和精明,自古皆然,他们会找寻一切可以突破的地方,巧妙的加以利用,以从中获取到最大的好处,一旦淮北府州县衙门和总督府在调整赋税的事情上面,都出现不同的声音了,可想而知商贾和士大夫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史可法、马士英和粟建成等人进入到东林书屋。

    郑勋睿没有啰嗦,简明扼要的解释了调整赋税的思路。

    史可法等人听的目瞪口呆,等到郑勋睿说完之后,史可法禁不住开口了。

    “大人,朝廷一再强调藏富于民,不可与民争利,至于说有功名之读书人,不承担赋税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淮北要是调整赋税结构,岂不是会遭遇朝廷的责罚。。。”

    史可法的话语,代表了众人的想法。

    史可法说完之后,郑勋睿毫不客气的开口了。

    “所谓的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我看这些都是幌子,史大人、马大人、粟大人,你们都在北方为官多年,知道北方百姓的情形,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与他们有关系吗,他们饭都吃不上了,还藏什么富,你们跟随我到南方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接触了不少的商贾和士大夫,他们是如何的富裕,如何的奢侈,你们也应该清楚,朝廷所谓的藏富于民,其实就是保护这些商贾和士大夫的。”

    “流寇的肆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朝中某些人所谓藏富于民的论调形成的,北方的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时候,南方的商贾和士大夫见死不救,一毛不拔,反而大呼藏富于民,眼看着府州县被流寇攻破,北方局势不稳定的时候,士大夫和商贾想到的是保全自身利益,甚至是纸醉金迷,全然不关心,他们甚至阻止任何调整赋税的政策,不愿意拿出来一钱银子。”

    “我们若是还要保护这些人的利益,那就是眼睁睁看着大明江山被这些人掏空。”

    “太祖皇帝尊重读书人,免去他们所承担的赋税,这本是鼓励更多的人读书,让朝廷能够从中挑选更多的人才,治理地方,当初太祖皇帝免去有功名的读书人之赋税,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