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求助

    第四百四十六章 求助 (第1/3页)

    readx();    进入三月中旬,内阁终于再次调整,杨嗣昌以兵部尚书的身份进入内阁,敕封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一直到这个时候,河南局势恶化的消息,依旧处于保密的状态之中。

    五省总督熊文灿一直担心开封府被进攻,但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流寇在拿下了洛阳府城、占据了河南府大部分地方之后,没有再次的进攻开封府,这让熊文灿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些,杨嗣昌顺利进入内阁,熊文灿马上写信,恳请杨嗣昌想办法调集其他方面的大军,加入到剿灭流寇的大军之中,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和四川五省,朝廷军队的总人数,远远比不上流寇的人数。

    三月下旬,流寇开始朝着湖广的襄阳府活动,这让熊文灿再次紧张,不长的时间,他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流寇暂时不进攻开封府,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攻湖广,占领更大的地盘,偏偏到了这个时候,朝廷的御史还没有派遣下来。

    明白过来的熊文灿,忽然想到了背黑锅的事宜。

    流寇的动作如此之大,皇上一直都不清楚这里面的内情,若是真的等到流寇占领了襄阳府等地,势力侵入到湖广,那个时候什么都瞒不住了,而承担一切责任的,就是他这个五省总督。想到这里,熊文灿坐不住了。

    直接给皇上写奏折,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知道朝廷里面的某些大人,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辩解,而且将情况直接捅给皇上,会让他熊文灿失去所有的支持,恐怕杨嗣昌都不会支持他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流寇的攻势。

    盘点自身能够支配的军队,不可能与流寇进行正面的对决。

    察觉到危险的熊文灿,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多方面权衡之后,熊文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求助于漕运总督郑勋睿。

    郑勋睿曾经出任过五省总督,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流寇在郑家军的面前,等于是灰飞烟灭,崇祯八年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分别被困在夔州和播州,李自成的麾下已经不足百人。要不是后金鞑子突然入侵,郑家军负责去迎战后金鞑子,流寇肯定被彻底剿灭了。

    郑家军的骁勇,熊文灿是知道一些的,他长期在兵部,对于诸多的战事当然清楚。

    到了这个时候,熊文灿能够央求的,就是郑勋睿了。

    将总督府的一切事宜安排好之后,熊文灿秘密出发,前往淮安了。他是乘船出发的,这样可以完全掩饰行踪,不至于引发他人的注意。

    四月初五,熊文灿抵达淮安。

    下船之后,看着码头上繁忙而有井然有序的秩序,熊文灿很是感慨,不用看其他的地方,仅仅从码头上的情形,就可以看出郑勋睿的能力,要知道淮安码头是大明最为繁忙的码头了。想要管好这样的地方,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崇祯七年的时候,熊文灿曾经巡视淮北,当年到码头的时候。足足在船上等候了大半天的时间,那个时候他乘坐的还是官船,身份不一般,而且当时在码头上,他曾经询问船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