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吴伟业的心思

    第四百八十二章 吴伟业的心思 (第1/3页)

    巡按淮北,这是吴伟业万万想不到的,皇上圣旨下了之后,内阁辅臣钱士升和侯询都专门找到他了,这让吴伟业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这些年以来,他慢慢沉醉于学问之中,对于那些纷争的事宜,慢慢失去了兴趣,与张溥等人的接触,也是流于形式了,或许是张溥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故而推荐他成为巡按御史。

    这是逼着吴伟业表态,要么就老老实实的为东林党人做事情,要么就会被东林党人毫不留情的排斥,

    吴伟业的性格之中,带有桀骜不羁的因素,当年赴京参加会试和殿试,他携带青楼女子到京城,这可不是一般读书人敢于做的事情,吴伟业曾经也是心高气傲的,不过郑勋睿展现出来的才华,打击了他的自信,特别是这些年以来,郑勋睿做出的成绩,让他更是望尘莫及,都是殿试进士,年纪最小的郑勋睿,已经是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漕运总督,他不过是礼部从五品的员外郎,这里面的差距太巨大了。

    正是这样的原因,吴伟业还是很关注郑勋睿的,他的关注与张溥等人有所不同,是带着探索性质的,绝非完全否定郑勋睿,张溥等人处心积虑的对付郑勋睿,这是吴伟业很看不惯的事情,隐隐的他察觉到,郑勋睿似乎是看不起张溥等人,没有将张溥当作真正的对手。

    对张溥等人的不满,慢慢在内心郁结,无奈张溥是他吴伟业的恩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吴伟业不可能有其他出格的行为,这也导致内心的郁结慢慢转变为郁闷。

    钱士升和侯询的谈话,让吴伟业很是无奈,他面临选择,要么按照钱士升等人的要求。到淮北之后,找寻郑勋睿诸多的问题,当然要找到问题也是很简单的,郑勋睿在淮北所做的事情,很容易被抓住把柄,譬如说没有按照圣旨的要求征收历年拖欠的农业赋税。譬如说要求商贾缴纳什么保护费等等,这些都是原则性的问题,若是被仔细调查呈奏给皇上,那么郑勋睿毫无疑问是要遭受到惩处的。

    不过吴伟业的确不想这样做,他尽管没有过多的关心朝政。多半时间钻研学问,但也听说了很多,那就是郑勋睿所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很快的稳定下来,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特别是陕西这样的地方,本是流寇的老巢,可郑勋睿在陕西几年时间。流寇根本不敢进入到陕西去,就算是郑勋睿离开了陕西,出任漕运总督。流寇依旧不敢进入陕西。

    陕西的老百姓,本是最为困苦的,原来的大灾荒,陕西饿死人无数,人吃人的情形经常出现,可郑勋睿去了之后。老百姓安定下来了,没有听说过人吃人的情形。就算是崇祯八年的大灾荒,陕西也是稳定的。

    要不是陕西能够稳定下来。整个北方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用治世之能臣来形容郑勋睿,这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就是这样以为难得的人才,却陷入到党争之中,要遭遇到算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