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劝解家人

    第四百九十五章 劝解家人 (第1/3页)

    readx();    文坤出任淮安府同知,这年事情还真的给郑勋睿招来了麻烦。

    郑凯华亲自带着郑玉华和郑晓玲来到了淮安府城,因为文曼珊给他们写信了,说是家眷还是要到夫君的身边来生活,梁兴力和赵单羽长时间在淮安府城,尽管相聚不是很远,但因为事情太多,就是春节的时候都没有时间回去。

    文曼珊说的当然是在理的,春节郑勋睿都没有在家里,正在复州和后金鞑子厮杀,梁兴力和赵单羽等人就更不可能回家了,要说两人的日子过的也很是辛苦,碍于郑勋睿的地位,他们不敢公开的纳妾,更怕得罪了家里的夫人,那肯定没有好日子过,郑玉华和郑晓玲要是在郑勋睿面前说些什么了,那他们不死也要脱层皮。

    细心的文曼珊当然知道这一切,这么多年过去,她早就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女了,加之徐佛家进入府邸之后,多次的聊天,也让她更加明白了男人的心思。

    梁兴力和赵单羽都有单独的府邸,虽说不是很大,但生活足够了,故而郑玉华和郑晓玲来到了淮安府城,马上就成为了女主人,她们和孩子不用住在总督府,但郑凯华是必须住在总督府的。

    郑凯华的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俨然是南京有名有姓的士大夫了,而且家境极为殷实,谁也不知道郑家到底有多少钱,就连周冰燕都不是特别的清楚,这方面恐怕只有郑勋睿是真正知道底细的,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郑凯华对郑勋睿是非常尊重的,一切都按照郑勋睿的要求做,当然牵涉到家里的事情,郑勋睿几乎就没有说过什么,都是郑凯华做主,但有一点郑勋睿一直都是坚持的,那就是制售玉蜀黍和甘薯种子的事宜。不能够外传,至少目前不能够传出去,必须是郑家单独掌握这个技术,其中的原因。郑勋睿没有解释,郑凯华也不会询问。

    郑勋睿家眷的用度,全部都是从家里拿出来的,郑凯华每年拿出来五万两黄金,折合近六十万两白银。这么多的银子,肯定是用不完的,郑勋睿曾经说过少拿一些,但郑凯华不听,每年年底的时候,就会专门送来黄金。

    郑勋睿的俸禄也不低,按照淮北各级官府执行的俸禄,郑勋睿每年能够拿到的银子,大约在两万两白银左右,这些白银。郑勋睿从来没有经手,全部都是夫人文曼珊帮助领取的,所以说起来,文曼珊等人的日子是过的非常舒坦的,从来不需要操心缺少钱粮。

    也幸亏是郑勋睿完全的放权,对于家里的开销不闻不问,这让郑凯华和文曼珊迅速的成长起来,郑凯华的生意已经做的非常大,特别是依托漕运,有一段时间几乎是垄断了北方的丝绸生意。不知道赚取了多少的银两,文曼珊则是出身士大夫的家族,以前对于钱财没有多少的概念,后来也学会理财了。在府里定下了很多的规矩。

    所谓家和万事兴,郑家眼看着成为一方的望族,整个的家族,都因为郑勋睿的崛起,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