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协议算什么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协议算什么 (第2/3页)

程开口了。

    “文程,说说大明的情形吧。”

    范文程抱拳行礼之后,走到中间开口了。

    “大明朝廷并不平静,河南、山西、湖广等地的流寇肆掠。这皆因为大明官府收取赋税,让农户无法生活,故而更多的人参与造反,漕运总督郑勋睿一直驻扎在淮安。尽管远离京城,但也遭遇到弹劾和算计。。。”

    范文程不可能知晓那么多的情报,但他能够根据掌握的情报,做出准确的分析,这方面是他的强项,所以此次介绍大明京城以及各地的情况。也是能够把握住重点的,范文程禀报的过程之中,所有人都听的很是仔细,他们需要从这些情报之中获取信息,当然不是获取到大明朝廷的信息,而是从中知晓,是不是自身又要承担什么任务了。

    范文程禀报完毕,皇太极马上开口了。

    “朕最为关心的是大明流寇之情况,朕知道你们看不起流寇,认为都是乌合之众,可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大明朝廷一心应对流寇的骚扰,岂不是顾不上辽东以及边关的局势,若是大明朝廷真正彻底剿灭流寇、稳定内部了,大清国岂不是遭遇更大的麻烦。”

    本来还在小声议论的多尔衮等人,马上安静下来了。

    “大明内部的不稳定,就是我大清国的机会,朕可不会坐等机会流失,一旦我大清国勇士此刻入关,那么大明的那个崇祯皇帝,就要抽调大量的兵力护卫京城,明军不敢与我大清国的勇士交手,但也不敢离开,如此情形之下,流寇岂不是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只要流寇继续在大明北方和南方作乱,大明朝廷就不要想着能够安稳。”

    “汉人习惯于谋略,这方面大清国的满人也要多多学习。”

    “至于说大明的那个漕运总督郑勋睿,以及其麾下的郑家军,朕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郑家军占领了复州和旅顺等地,的确给我大清国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但这也不是致命的威胁,郑勋睿与毛文龙不一样,朕分析其目的是占领地盘和固守,毛文龙做事情没有条理,朕才会头疼,郑勋睿就不同了,做事情是经过了充分的分析和预判的。”

    “盖州、耀州和海州等地,必须要固守,不要主动挑衅,只要能够坚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说辽东和边关,朕看平静的时间太长了。”

    皇太极的话语有些矛盾,但也是没有办法才说出来这些话语。

    “朕已经决定了,由睿亲王多尔衮统领十五万大军,攻打大明,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三人跟随睿亲王作战,三位统领的五万汉军,一律听从睿亲王的指挥。。。”

    大政殿内非常的安静,这种作战部署是第一次,皇太极居然要求汉军跟随作战,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尽管皇太极表面上信任孔有德等人,但内心是防备的,三人率领的汉军,基本都是驻扎在沈阳和辽阳等地,看上去是担负了众人,实则处于满八旗的监督之下。

    此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