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盼望的战机

    第五百四十八章 盼望的战机 (第2/3页)

安宁,以为八旗军将要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多尔衮这样做,是有着满满自信的,围困延庆州城这么长时间了,明军没有丝毫的动作。甚至没有派遣小股的部队试探,一副死守州城的模样,既然如此,那多尔衮围城打援的战略战术,就可以发挥到极致。

    多尔衮将决战的地点放在了距离昌平州城五里地的一处偌大的平坦之地。

    数次和白杆兵厮杀之后,皇太极曾经命令专人研究过白杆兵的战术,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很明确的,白杆兵以手握白木做成的长矛而闻名的,这种长矛不同于一般的兵器,上方配有带着刀刃的铁钩,尾部配有铁环,作战的时候,白杆长矛前后都可以进攻,让对方防不胜防。

    皇太极甚至命令专人造出这种白杆长矛,亲手挥舞过。

    不过白杆兵也有其巨大的缺陷,从白杆长矛就可以看出来,白杆长矛前方的铁钩,作战的时候能够厮杀,也可以攀岩,铁钩勾住了树木岩石,军士可以借力攀岩,尾部的铁环则可以让多柄白杆长矛首尾连接起来,专门用于攀岩,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炫耀峭壁,白杆长矛都是能够攀越的,从这一点就证明了,白杆兵适合在山地环境之中作战。

    平原作战,白杆长矛没有太大的优势,其自身的重量不大,比起真正的长矛来说,轻了很多,两军交战的时候,力大势沉是根本,特别是骑兵的冲锋,相撞的刹那,力量能够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力道小的一方,不管你有什么技巧,硬碰硬的时候,你可能已经飞到半空之中去了。

    满八旗军士手中的长矛,一般都是力大势沉的,而且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那就是满八旗军士的箭术了得,能够在飞驰的战马上面发射弓箭,而且准度不一般。

    平原作战,满八旗面对白杆兵的时候,是占据了很大优势的,说的不客气一些,是占据了绝对性优势的,一旦在平原上开始了冲锋和厮杀,满八旗军士利用冲击的速度和发射出来的弓箭,就能够让白杆兵无所适从,无法抵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年皇太极专门研究白杆长矛,可不是为了好玩。

    多尔衮麾下的正白旗将士,其战斗力在八旗军之中,数一数二,与豪格率领的正蓝旗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此番对阵白杆兵,多尔衮有着绝对的信心。

    当年白杆兵作战能够取得胜利,一方面是其军士悍不畏死,另外一方面就是八旗军对白杆兵的战术不是特别的清楚,可这样的情况不会再次出现了。

    多尔衮率领大军从延庆州城出发,也颇费了一番的心思。

    大军都是夜间出发的,而且每次出发都是一万人左右,趁着这个机会,尚可喜率领的汉军分散到各个营房和帐篷里面去,造成每个营房和帐篷里面都有军士的假象,多尔衮率领的一万八旗军将士,最后出发,临行前他特意叮嘱尚可喜,绝不能够让明军看出丝毫的破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