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挣扎中做出的决定

    第五百九十章 挣扎中做出的决定 (第1/3页)

    秦王朱存枢很是烦心。↑,

    朱存枢的日子本来算是过的不错,自从与郑勋睿建立起来非同一般的关系之后,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都是优哉游哉,陕西各地逐渐趋于平稳,他的府邸也受到了郑家军的保护,内阁以及六部和都察院,从未弹劾过他,也没有办法弹劾,这样的安宁日子,对于大明的王爷来说,是最为舒心的。

    特别是流寇大规模侵袭河南与山西两地的时候,太原的晋王朱求桂、平凉的韩王住覃火脊、彰德府的赵王朱常萸、卫辉府的潞王朱常淓、南阳府的唐王朱聿键等等,悉数进入陕西避难,悉数都是来到了西安府城,虽说按照皇室的规定,朱存枢不可能接纳这些王爷到自己的府邸居住,但他还是可以宴请和安慰这些王爷的。

    后来河南与山西各地稍微平稳之后,朝廷来了文书,要求这些王爷回到各地的封地去,这些王爷临走的时候,异常的羡慕朱存枢,在他们看来,朱存枢过的就是神仙日子。

    身为大明的王爷,命运其实很悲惨,无职无权,不准过问朝廷的事情,不准离开封地半步,不准结交朝廷官吏,若是违背其中任何的一条,遭遇到弹劾之后,命运都是很悲惨的,说的不客气一些,大明的王爷就好比是皇上喂养的猪,就知道吃吃喝喝就行了,什么事情都不要管不要过问。

    王爷府邸里面都有专门的护卫,不过这些护卫成分复杂,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是少不了的,他们时时刻刻盯着王爷的举措,稍微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就会直接向皇上禀报。

    王爷还是朝廷的出气筒。内阁以及六部、都察院有事无事都喜欢弹劾王爷,王爷毕竟是人,总有一些做的不合适的事情,既然不能够干涉和过问朝政,那就在生活之中闹出一些事情来,譬如说侵害百姓利益等等的事宜。这些事情不管大小,都会遭遇到弹劾。

    如此情况之下,大明的王爷,其自由程度还比不上寻常的百姓。

    说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流寇侵袭河南与山西等地,眼看着拿下了诸多的府州县城池,封地在河南与山西的诸多王爷,给皇上写去了求救文书,恳请到陕西去避难。皇上初期是没有答应的,没有皇上的圣旨,这些王爷就不能够动,与此同时,地方上的士绅富户和百姓早就开始逃离,甚至一些官吏也加入到逃命的行列之中。

    要不是后来山西与河南两地巡抚联名给皇上写去奏折,恳请让封地的王爷离开本地去避难,事情还不知道会闹到什么样的成都。毕竟若是王爷被杀,各级官府都是要承担责任的。

    朱存枢清楚这一切。且他与当今皇上的关系已经非常的疏远了,相互之间不存在有什么感情一说,尽管因为有了王爷的身份,衣食无忧,可是这种浑浑噩噩的日子,其实是很多王爷的心病。想做事不敢做事,只能够是将精力投入到吃喝嫖赌上面去了。

    陕西的局势变得平稳,朱存枢也不想其他的,既然不能够也不敢参与到其他的事情之中,那就好好的过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