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襄阳失陷(7)

    第六百二十四章 襄阳失陷(7) (第1/3页)

    readx();    崇祯十三年正月初四,张献忠率领近十万的义军军士,抵达襄阳府城。

    沿路几乎没有遭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湖广朝廷大军早就收缩防守,张献忠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拿下襄阳府城,至于说沿途的一些城池,他统统没有理睬,正是春节期间,其实能够拿下一些城池,义军也能够得到极大的补给,但张献忠明白,不能够因为贪小便宜而误了大事。

    李自成已经率领义军包围了南阳府城,准备展开进攻,这个时候张献忠率领的义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襄阳府城,至少要开始围困襄阳府城,这样两路义军才能够相互呼应。

    进攻襄阳府城的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前军由刘文秀率领,共三万人,中军由张献忠亲自率领,李定国和艾能奇协助,共六万人,这已经是张献忠全部的人马。

    尽管张献忠是北方人,但其麾下的义军,已经习惯了在湖泊沟渠遍布的南方作战,北方和南方的作战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野外作战,密集型的冲锋和数万人厮杀的场景在南方很少出现,可在北方是很常见的,相对来说,北方作战偏重于军士之间的配合以及军士冲锋的气势,南方作战更多讲究军士个人的素质以及小规模的配合。

    譬如说在南方非常有名的戚家军,军士的个人素质过硬,小范围之内的配合异常的娴熟,杀得倭寇魂飞胆丧,可后来戚继光的侄子浙江副总兵戚金,率领浙江军团援辽,在北方与后金鞑子作战,大浑河畔一战全军覆没,这里面就有戚家军不适应北方作战的原因。

    因为熟悉在南方作战了,故而张献忠是信心爆棚的,下定决心要拿下襄阳府城。

    义军驻扎在汉水以南,隔着大江扎营。因为军士众多,连营好远,气势恢宏。

    攻打襄阳府城,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义军首先需要准备的是船只,唯有首先度过了汉水,才能够展开对襄阳府城的进攻。

    尽管没有直接指挥过这样的战斗。但张献忠听过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更是听说书人精彩讲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让他的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里面攻打襄阳的战斗,更是精彩纷呈,让张献忠很是向往,想不到自己会率领大军进攻襄阳府城。

    前军指挥刘文秀已经筹集到五十多艘木船,没有什么战船,不过这没有多大的问题,汉水对面明军的水师,威风赫赫。可惜义军抵达汉水以南之后,明军根本就没有发动过进攻,而是收缩了防守,让江面上特别的平静。

    张献忠也不鲁莽,他很清楚,能够很好的指挥,展开有效的进攻。那么义军就能够以较小的伤亡拿下襄阳府城,否则义军很有可能遭受重创,那样的情况之下,拿下襄阳府城,也有些得不偿失,何况张献忠很清楚。李自成要求他进攻襄阳府城,也不一定完全是好心。

    义军人数众多,不可能长时间驻扎在汉水以南,每日里需要消耗大量的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