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面对选择

    第六百三十八章 面对选择 (第2/3页)

谋逆reads;。

    周延儒压根瞧不起张溥等人,只有一张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来想着淮安还有甘学阔坐镇。想不到甘学阔镇不住张溥等人。

    淮北一旦闹起来,可想而知漕运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形。甚至可能完全瘫痪,现如今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漕运若是瘫痪,朝廷将遭受大重大的打击。

    周延儒暗骂张溥等人狗屁不通,为了一己之私利,不管不顾朝廷大局,如此关键时刻弹劾马士英等人,要是马士英等人一窝蜂的辞官不干了,那甘学阔肯定只有去跳大运河了。

    周延儒知道情况不对,他马上拿着张溥等人的奏折去司礼监,找到了秉笔太监王承恩,从朝廷的大局出发,周延儒认为暂时不要理睬张溥等人的奏折,内阁可以要求甘学阔,排除一切的困难,恢复漕运。王承恩只是稍稍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周延儒的决定。

    事情到这一步远远没有结束,让周延儒最为担心的情况果然出现了。

    甘学阔、马士英、粟建成、吴伟业、顾梦麟、陈子龙等人的奏折也到内阁了,全部都是一个模式,要求辞官归家。

    马士英等人辞官,这可以理解,但漕运总督甘学阔居然也辞官,这就让周延儒奇怪了,稍稍思索之后,他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看来东林党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出现了大问题,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机会。

    接到奏折,周延儒思索清楚之后,准备再次去找王承恩商议。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郑勋睿的来信。

    来信当然是通过最为秘密的方式送达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知晓。

    周延儒将自己一人关在书房里面,仔细阅读了郑勋睿的来信。

    这封信函看的周延儒脸色发白,他终于知道了郑勋睿的厉害之处,以前说郑勋睿少年老成,有着不一般的本事,周延儒觉得有过于夸奖的意思,可这一次不一样了。

    郑勋睿的信函里面所说的事情,全部都是周延儒最为担心的事情,说的不客气一些,全部都是击中朝廷要害的事情。

    周延儒不得不考虑郑勋睿的志向了。

    郑勋睿的胃口很大,其心中装着的是整个的大明江山。

    想到这一点,周延儒不寒而栗,他仔细思索和署理了郑勋睿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高中状元之后,主动申请外方,离开了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也就离开了桎梏的环境,在延安府、绥德以及陕西,郑勋睿步步为营,逐渐掌控局势,郑家军不断发展壮大,后来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郑家军一部分的将士留在了陕西,依旧掌控陕西的局势,继任的陕西巡抚文震亨,也是郑勋睿的至亲,郑勋睿在淮安的所作所为就不用说了,完全掌控了局势。

    郑勋睿收复了复州、金州和旅顺等地,可这些地方的官吏,悉数都是郑勋睿举荐的,也都是郑勋睿的心腹,复州等地实际上也是郑勋睿直接掌控。

    郑勋睿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在很短时间之内掌控局面,此次到南京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