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难也要做

    第六百四十二章 难也要做 (第1/3页)

    龚鼎孳一句瞎蒙出来的话,得到了落实。

    接到了内阁首辅周延儒的信函,甘学阔就下定了决心,一切都按照他的要求来做,至于说张溥等人有意见,他也管不了那么多,现如今最大的事情,就是要让漕运顺利启动。

    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漕粮,三月份开始的漕运,到五月份两个月的时间,至少需要运送一百万石的漕粮,现在漕运总督府没有一石漕粮,短时间之内征集到百万石的漕粮,这可不是小事情。

    甘学阔知道,只要郑勋睿点头,这个任务就能够完成,一旦郑勋睿下达了命令,马士英等人就会迅速行动起来,不管是借还是想其他的办法,一定能够凑足一百万石的漕粮。

    甘学阔更清楚,想要得到郑勋睿的支持,尤如登天,他就任漕运总督之后的做所作为,目的就是瓦解郑勋睿在淮北布置的所有力量,破坏郑勋睿立下的所有规矩,不过就算是登天,甘学阔也是要去尝试的。

    就任漕运总督快半年的时间了,甘学阔并非只是一门心思的对付郑勋睿,他其实也观察了淮北各地的情况,耗费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到淮北的四府三州全部都去看过了,看到的情形令他吃惊,淮北各地的富庶,以及老百姓的稳定满足,出乎了他的预料,在他的印象之中,京城的百姓也没有如此的安稳。

    读圣贤书出来的进士,内心总是还有那么一点点良知的,甘学阔不得不承认,郑勋睿的能力的确是超群的,而且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事情。

    淮北地区的富庶,有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洪门收取的保护费,甘学阔私下里也了解过了,这个所谓的保护费,其实就是商贸赋税。要说收取商贸赋税,那是东林党人坚决反对的,认为这是与民争利,每每皇上想着收取商贸赋税。便会遭遇到强烈的反对,想不到在淮北这块地方,郑勋睿变换了一个名字,让洪门来收取保护费。

    保护费数目的多少,甘学阔无法了解。不过他看到的实际情况就是,淮北的商贾并未因为缴纳了保护费,而变得穷困潦倒,相反绝大部分商贾的生意都做的很好,商贾只要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就不会遭遇到任何的盘剥,各级的官吏根本不敢想着在商贾的头上做文章。

    此外就是淮北府州县官吏的收入,这是让甘学阔大为吃惊的事宜,四品的知府,年收入接近万两白银。而且官府的一切开销,都有专门的银子,不需要知府个人掏腰包,近一万两的白银,足够用了,就算是品阶最低的主薄,每年也有千两以上银子的收入。

    官员收入如此之高,当然需要珍惜官位,要是伸手去拿了不该拿的银子,被开革甚至是进入到大牢之中。那就太不划算了。

    吏员的收入同样不低,每年几百两的银子,而且淮北各级官府的皂隶同样有固定的收入,只是人数方面有很大的限制。以淮安府为例,皂隶总数不过五十人,要知道北直隶诸多的府,皂隶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