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追穷寇

    第六百六十四章 追穷寇 (第1/3页)

    “我绝不会杀人,这是底线,不管东林党人做过什么,我都不会开杀戒,你们也要切记,一旦杀人了,就会留给他人把柄,有些人就等着我们动手杀人,这点警觉任何人都要有,郑家军的将士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洪门的所有人也要牢记,这是底线,不容许突破,若是有人违背了,不要怪我不客气。”

    郑勋睿看着徐望华、郑锦宏和李岩等人,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矛头已经开始转向淮北,张溥、张采、杨彝、吴昌时和龚鼎孳等人,得知南京等地发生的事情以后,连续给朝廷写去了十余份的奏折,全部都是揭发郑勋睿要造反的奏折,他们将淮北以及南京等地的事宜,全部都列举出来了。

    张溥等人的奏折,在京城再次引发了轰动。

    不过也有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南京户部尚书王铎以及漕运总督甘学阔等人,没有丝毫的表现,特别是甘学阔,按说身在淮安,既然张溥等人写了奏折,甘学阔至少是需要表态的,但没有任何的动静,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不要小看甘学阔和王铎的态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溥等人与郑勋睿之间的矛盾,产生很多年了,当年秦淮河的割袍断义,甚至被说书人编出来四处传唱,当然主角不是郑勋睿和张溥等人,而张溥等人在都察院的时候,时常弹劾郑勋睿,朝中的大人几乎都习惯了,一些人认为这是公报私仇,且这样的观点占据了大头,如此情况之下,张溥等人的弹劾,作用不是很大。

    张溥等人的弹劾奏折到了朝廷之后,没有引发任何的反响,却惹恼了徐望华等人。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张溥等人是郑勋睿最大的对手,也是最为讨厌的对手,徐望华等人的建议,就是彻底除掉张溥等人。但这个建议,遭到了郑勋睿的拒绝。

    看见众人的神情有些低落,郑勋睿再次开口了。

    “张溥等人这样做,在情理之中,我们奏报到京城的折子里面。早就有人揭露出来张溥和龚鼎孳等人到南京密议的事情,要是张溥等人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动静,那才是稀奇的事情,我倒是反而要担心了。”

    “我们绝不能杀人,这个时候张溥等人出现任何的意外,帐都会算到我们的头上,朝中的大人,支持我们的寥寥无几,但反对我们的同样寥寥无几,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大人。都是站在中间的立场,不支持不反对,就像是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一旦我们动手杀人了,那么情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有人想着我们杀人,故而张溥等人的奏折,能够在京城广为流传,这样的弹劾奏折,本来是绝密的事宜。为什么会泄漏出去,为什么我们写到朝廷去的奏折,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都没有泄漏出去。押解到京城去的东林党人,没有一个人被杀,最多也就是夺取所有功名、发配到边关去,这是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