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感慨

    第六百七十二章 感慨 (第1/3页)

    readx();    四正六隅十面埋伏的作战方案,以及秋收结束之后就开始大规模剿灭流寇的时间安排,全部都放在了桌上,徐望华等人是一脸的佩服,郑勋睿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

    个作战部署之后,徐望华等人是深感佩服,若是各地能够按照这个作战方案实施,团结一心,应该说流寇的末日的确是到来了,不管李自成和张献忠如何的强悍,他们还是敌不过朝廷,更何况杨嗣昌已经下定决心,朝廷的重心就是彻底剿灭流寇,其余的事情都暂时放到一边,包括辽东和南直隶的事宜。

    京城方面来的情报,杨嗣昌在给皇上的建议之中,提出了安内方可攘外的思路,意思就是说内部的问题才是心腹大患,后金鞑子目前并非是朝廷需要对付的重点,一旦朝廷剿灭了流寇,稳定了内部,就能够上下一心抵御后金鞑子了,当然杨嗣昌在建议之中没有点名说到南直隶的问题,也就是郑勋睿的问题,可相信皇上是有这等。

    杨嗣昌的这个建议得到了皇上的首肯,于是四正六隅十面埋伏的作战方案得以通过,至于说朝廷究竟会拿出来多少的银子,目前尚未有具体准确的消息,但可以肯定不少。

    动用如此的力量剿灭流寇,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上内心已经有了准确的想法,那就是首先稳定内部,这就包括剿灭流寇和对付郑家军。

    皇上大约也是想清楚了,驻扎在陕西复州淮北和南京的郑家军,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造反的,相反能够稳定地方上的局面,所以朝廷可以腾出手来,首先彻底的剿灭流寇。接下来对付郑家军。

    徐望华郑锦宏和李岩得出了这样的分析,一方面他们佩服杨嗣昌提出来这等宏大的作战部署,另外一方面也担忧郑勋睿与皇上之间的决裂时间迫近了,这也预示着,郑勋睿必须要加快步伐,做好一切的准备。

    南直隶各地变化很大。府州县衙门都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不管大小事宜,必须禀报南京的六部,若是直接上奏朝廷,恐怕要遭受到责难,且处理任何的大事情,必须遵照南京六部的敕书来做,否则就很有可能被免去官职,这在以前是不存在的情况。

    南京吏部已经开始加紧对南直隶府州县官吏实施考核。包括淮北的四府三州。

    另外的一件大事情,就是南京六部尚书的调整。

    罗昌洛出任南京户部尚书,毕懋康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毕懋康身在淮安火器局,故礼部所有事宜,皆由右侍郎赵单羽主持,马祝葵出任南京吏部尚书,李岩出任兵部右侍郎。兼任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梁兴力出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郑勋睿提出来这个调整建议的时候,徐望华等人是不,认为皇上和朝廷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想不到圣旨很快就下来了,完全按照郑勋睿的提议进行了调整。

    徐望华等人还感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