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官绅一体纳粮

    第六百七十六章 官绅一体纳粮 (第1/3页)

    陈新甲代表皇上宣旨,同时高调干涉和指挥剿灭流寇的战斗,对于五省总督孙传庭之前的作战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这就导致朝廷大军需要重新进行部署和调整,必然会耽误时间,原计划定于七月初展开的战斗厮杀,不得不推迟了。

    南京的郑勋睿,对于朝廷的干预和陈新甲的高调,似乎是有预见的,此时的他,突然将注意力转移到南直隶的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上面来了,或许是南京六部尚书以及侍郎等重要官员的调整,给与了郑勋睿信心,也让南直隶、淮北的官吏看清楚了其中的本质,让郑勋睿在南直隶的威望已经很不一般了。

    其实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已经做过了。

    张居正推行的是一条鞭法,所谓的一条鞭法,就是将田赋、徭役等,并为一条,全部摊入到田亩之中,按照银子的数量来进行征收,且由地方官府直接征收。

    一条鞭法的核心在于,张居正是按照大明所有的土地来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不管这个耕地是士大夫的,还是老百姓的,全部都要承担赋税。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在全国清丈田粮,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有多少的耕地。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当年遭受到王孙贵戚、士大夫甚至朝廷官吏的强烈反对,这样做直接侵害到了他们的利益,最大限度抑制豪强兼并土地,损害了人家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当然会遭遇到反对和阻挠,张居正深知其中的艰难,采用了铁腕的手段推行,在万历八年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清丈田粮,其测量出来的田亩数达到了七百零一万顷。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其推行的一条鞭法,遭遇到官吏的强烈反对,很快被废除,为此张居正被革去所有的封号。抄没家产,子孙或者被处死,或者被发配,境况凄惨。

    郑勋睿很清楚,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后世的历史学家曾经分析,若是张居正能够多活十年左右,那么大明王朝的命运,也许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穿越的郑勋睿,还是要感谢张居正的,当年张居正实施的清丈田粮,摸清楚了大明王朝耕地的实际数量,这对于准备实施官绅一体纳粮的郑勋睿来说。省却了很多的事情。

    张居正当年实施清丈田粮,其数据一直都存在翰林院,地方上的数据已经被官吏销毁,但翰林院的保存下来了,而这些关键的数据,悉数被有心的郑勋睿获取了。

    郑勋睿如今要做的,就是继续推行一条鞭法,在南直隶、陕西和复州等地,全面的实施一条鞭法,当然他还要对一条鞭法继续完善。重点在于保护租赁土地耕种的农户的利益。

    张居正当年推行一条鞭法,首先在福建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朝廷的赋税成倍的增加。但有一个问题张居正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士大夫阶层将负担全部都压到了农户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