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自负的本钱

    第八百一十三章 自负的本钱 (第3/3页)

意一下周遭的局势,不显得那么的自负,是肯定能够注意到郑勋睿和郑家军的,也能够感受到南京的情形不一样。

    郑芝龙的确是富可敌国,但这种富裕没有表现在老百姓的身上,福建的老百姓还是比较贫困的,这也难怪,海上贸易被郑芝龙完全掌控,就算是福建的老百姓想着从海上贸易之中的到好处,也要给郑芝龙缴纳不菲的钱财,除非是那些大商贾,寻常的百姓根本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好处。

    郑芝龙信奉的都是实用主义的理念,他也会关心晋江的百姓,时常给与周围百姓很多的好处,但他不会关心整个福建的百姓,在他看来,晋江、南安以及安海镇才是他需要关注的地方,至于福建的其他地方,那是巡抚衙门以及三司的事情,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之中理念,尽管说郑芝龙在福建的名气很大,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但其力量没有渗透到福建全省,仅仅是在泉州所属的晋江和南安等地,换句话说,福建省内发生了什么事情,郑芝龙不一定在第一时间之内知晓。

    这是郑芝龙的悲哀,也是郑芝龙的必然,郑芝龙海盗出身,既然信奉了实用主义,则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对自身没有丝毫利益的事情就不会做。

    郑芝龙也有聪明的地方,那就是耗费钱财打通京城的关系,看不看得起京城里面的官员是一回事情,但是不是打通关系是另外的一回事情,郑芝龙的实用主义,自然要想到家人,想到家族的壮大,三弟郑鸿逵以武举人的身份出任锦衣卫都指挥使,这里面就有郑芝龙的功劳,至于说四弟郑芝豹,已经是国子监的太学生,要不是考虑到京城的局势太乱,郑芝龙也会给其在京城谋一个官职。

    郑芝龙的希望还是寄托在几个儿子的身上,刚刚二十岁的大儿子郑森已经是秀才,接下来就要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到了那个时候,关系就很重要了,只要打通了京城里面的关系,郑森肯定有一个好的前途。

    郑芝龙自身是海盗出身,他迫切的希望后代能够改变身份,以读书人的面目出现在朝廷之中,如此家族就能够长时间的维系和兴旺下去,哪怕他郑芝龙离去了。

    从这个方面来看,郑芝龙非常的聪明,做什么事情都想的很远,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包括结交京城里面的诸多关系。

    一般情况下,郑芝龙都是驻扎在泉州安海镇的,每月都会回到南安县去看看,除非有特殊的情况才会离开,或者到泉州府城去,或者到福州府城,再次就是郑芝龙时常到永宁卫、镇海卫和平海卫几个重要的卫所去看看,这些地方都是水师驻扎的地方。

    在接到了郑勋睿的信函之后,郑芝龙忽然来了兴致,他要到福宁州的沿海去看看,在他看来,郑家军就算是真的准备进入到福建,也是从福宁州前来的。

    郑芝龙想着去探一探虚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