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奇哉怪也

    第九百四十九章 奇哉怪也 (第1/3页)

    皇太极是不会轻易的斗狠的,随着所谓闲聊的继续,范文程终于明白了皇太极为什么会产生出兵关内的想法,那是因为大明的皇帝太过于自信了,以至于忽略了身边还有一个大清国的存在,忽略了大清国是有着强悍实力的。

    崇祯年间的时候,大明朝廷对边关的防御是非常严密的,山海关、宣府、大同、榆林乃至于宁夏等地全部都是边关,都驻扎有重兵,大清国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很少从这些地方直接进入关内,倒不是畏惧明军,而是不愿意自身有着重大的伤亡。

    不过现如今的大明皇上,根本没有刻意的在边关驻扎重兵,宣府、榆林等地已经没有驻军,大同和宁夏等地,有少的可怜的驻军,按照两年多以前范文程获取到的情报,大明皇上郑勋睿认为这些地方不是大明的边关,大明的地盘应该包括草原和现如今的大清国,而且大明军队实力强悍,根本不需要再边关驻扎太多的军队。

    这是自信的表现,谁都可以看出来的,而且大明朝廷真的就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做的,没有刻意在宣府等地驻军。

    依照原来的郑家军、现如今的大明军队之强悍,的确不需要再边关过于的防御,而且草原的不少部落,以及开始逐渐的归顺大明王朝了。

    可这样的情况出现,皇太极内心是非常不满意的,人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皇太极认为大清国和自身都遭遇到忽略了,这是难以忍受的耻辱,要知道大清国曾经也是威风凛凛的,现在也差不到哪里去,就算是与大明军队面对面的厮杀。也不一定落下风,只是大明军队的火器过去的厉害,导致八旗军难以抵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的目光盯住了榆林、大同和宣府等地,当然想要从榆林杀入到关内。需要从草原进入,这对于八旗军来说,绕道太远,而且草原上的局势也是不好控制的,但是从大同和宣府等地进入北直隶,不算是太远,八旗军历来都是擅长远距离的奔袭,若是能够从宣府等地杀入到关内。八旗军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长途奔袭作战的方式,快速的移动,肯定是能够躲过大明军队的追杀的。

    皇太极决定派遣礼亲王代善再次到辽东去和大明朝廷商议,专门提及互市的事情,这说明皇太极内心对大明军队还是存在忌惮的,否则大清国目前正逐渐出现粮食供给的困难,皇太极完全可以要求八旗军突袭关内,抢劫更多的粮食。

    通过皇太极简单的讲述,范文程总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在范文程看来。皇太极如此的准备是不错的,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是随随便便做出的决定。更不是好勇斗狠,大清国若是不想到应对的办法,陷入到维持的状态之中,不要多少年的时间,强悍的大清国就将变成温柔的绵羊,任人宰割了。

    经过快速缜密的思索之后,范文程终于抬起头,他看见了皇太极坚毅的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