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草原新规矩

    第九百六十章 草原新规矩 (第1/3页)

    readx();    (新年快乐,给诸位读者大大拜年,祝读者大大万事如意。)

    丰镇之战结束,郑锦宏没有马上离开,打扫战场的事情就持续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厮杀太过于惨烈,不管是朝廷大军,还是八旗军,损失都是巨大的,郑锦宏也形容这一场的胜利为惨胜。

    郑锦宏没有马上离开丰镇的原因,是因为皇上的旨意,当然郑锦宏关于丰镇之战的奏报还在送往京城的路上,而皇上的旨意,主要说到的就是关于草原秩序的问题。

    郑锦宏同样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丰镇之战的俘虏之中,有草原察哈尔部落的骑兵,这让郑锦宏大为火光,因为麾下将士的损失惨重,更因为郑家军参将苏蛮子的阵亡,郑锦宏这段时间的脾气也不是很好,现在找到了发泄的途径,他肯定是不会客气的。

    郑锦宏随机派遣使者,前往察哈尔部落所在地,明确告知察哈尔部落的首领,派遣骑兵攻击大明军队的事情,必须做出明确的解释,否则大明朝廷将派遣大军,彻底剿灭察哈尔部落,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放过察哈尔部落的每一个人。

    按说郑锦宏的这个举措,让人有些看不懂,要知道察哈尔部落是效忠大清国的,且其部落首领是被大清国册封的蒙古王爷,其排出骑兵驰援多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郑锦宏大可率领大军,直接去围剿察哈尔部落。

    郑锦宏这样的举措,源于皇上的圣旨。

    皇上的圣旨说的非常明确,凡是靠近山西、陕西以及宁夏等地的草原部落,目前朝廷采取怀柔的政策,要求他们明确表态臣服大明朝廷,至于说靠近大清国的科尔沁等草原部落,大明朝廷则是在彻底剿灭大清国之后,才会腾出手来对付的。

    皇上的目的是要求草原暂时稳定,不要出现大的波动。这样对朝廷是有利的,崇祯年间,朝廷就曾经因为两线作战,而无法支撑。

    郑锦宏正是按照皇上的旨意行事的。

    朝廷大军在丰镇全歼了八旗军最为精锐的骑兵。这个消息很快将在草原部落之间传开,察哈尔部落应该是最早获知情况的,因为他们派遣的驰援八旗军的骑兵,被朝廷大军打败,一部分骑兵还被生擒。

    郑锦宏这样做。其实是避免出现再一次的征伐。

    在草原作战,其艰苦程度远远大于关内,草原很多地方都是荒漠,或者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其地形过于的复杂,危险时时刻刻都存在,丰镇之战,让郑锦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

    所以能够震慑察哈尔部落,让其暂时臣服,也是最好的办法。

    瑞元三年的春节。郑锦宏率领大军在丰镇度过,大同府知府派遣人员,将大量的粮草以及肉食送到了丰镇,郑锦宏也明确告知了大同知府,必须将丰镇纳入到大同府直接的管辖之下,在这里设置相关的部门,管理商贸以及民生事宜。

    相关的工程,春节之后随即展开,大同知府按照郑锦宏的要求,在这里专门修建城池。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