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绝非袖手旁观

    第九百七十五章 绝非袖手旁观 (第2/3页)

白旗的,可惜豪格在兼任镶白旗旗主之后,脑子里面想到的就是削弱镶白旗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除掉多铎的心腹。

    这就导致了镶白旗的反弹,当初皇太极尚在位的时候。没有谁敢于跳出来,可是皇太极驾鹤西去了,那就不好说了。

    就在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之间的明争暗斗达到**的时候,镶白旗几乎所有的军官都跳出来。他们控诉旗主豪格,认为豪格丝毫不关心镶白旗军官军士,目的就是想着灭掉镶白旗。

    本旗几乎所有军官控告旗主,这是大清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努尔哈赤创建满八旗以来,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毕竟满八旗的旗主代表的就是权力。

    多尔衮抓住了这个机会,命令朝廷做出了调查,调查之后形成的文书,列举了豪格大量的压制和随意处置镶白旗军官军士的行为,就连济尔哈朗看见了这些文书,也是皱着眉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代善主持的商议,做出了决定,免去了豪格镶白旗旗主的职务。

    不过究竟谁出任镶白旗旗主的事宜,因为济尔哈朗的反对,暂时没有人选。

    如此看来,好像仅仅是豪格被免去了镶白旗旗主的事情,不会引发多大的动静,其实不然,大清国的天平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倾斜。

    乾清宫,郑勋睿拿着手中的文书,语气颇为严厉的开口了。

    “内阁分析了很多有关大清国的情报,朕原来说推迟一个月进军,如今已经过去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之所以一再推迟进军的时间,主要还是因为时机不是很成熟,可如此重大的情报,内阁没有能够分析到其中的内幕,朕有些失望。”

    郑勋睿语气严厉是有原因的。

    内阁对大清国局势的分析,出现了偏颇,内阁居然形成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大清国必定会在内耗之中急剧的衰落,甚至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到时候朝廷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灭掉大清国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在进军大清国的时间上面,内阁两次做出延迟的决定。

    郑勋睿为了能够让内阁真正做出准确的分析,两次同意了内阁的建议,不过现在他忍不住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危险的出现,那就是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实际掌控了镶白旗。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都是大清国的俊杰,一人偏重于武,一人偏重于文,两人为了争夺权力,斗得非常厉害,不过郑勋睿很清楚,这场权力的博弈,很快就会结束的。

    从实力上面看,多尔衮明显占据了优势,济尔哈朗以前领兵作战的时间不是很多,在满八旗之中的威望远远比不上多尔衮,这也是导致济尔哈朗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之下,一定会败给多尔衮。

    但济尔哈朗此人,头脑非常的清醒,一旦权力博弈的大幕落下,他绝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整个的大清国四分五裂,同样多尔衮也有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