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战辽河(2)

    第九百八十章 战辽河(2) (第1/3页)

    cpa300_4();    阿达礼认为自身的部署是很不错的,他麾下汉八旗的主力,距离辽河东岸五里地,紧靠着辽河的岸边,则是部署了大量的旌旗和帐篷,以震慑对岸的明军,当然阿达礼尚未看见明军的影子,如今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派遣斥候到河对岸去侦查,那肯定是有去无回。

    不过阿达礼的内心,不是特别的紧张,因为睿亲王多尔衮曾经亲口告诉他,明军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如此严寒的气候之下,没有哪个主帅会选择进攻,多半都是做做样子,等到气候转暖的时候开始进攻。

    阿达礼刚开始不明白多尔衮的意思,既然明军短时间之内不会发动进攻,那就没有将八万余的汉八旗军士放置在辽河以东,毕竟大军的消耗实实在在,而且明知明军短时间之内不会发动进攻,如此的安排部署,岂不是显得多余。

    不过抵达阵地之后,阿达礼很快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毕竟他也经过了权力的博弈,也被看押在宗人府接近两年的时间,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多尔衮刚刚获得执掌大清国的权力,此时此刻传来明军将要进攻的消息,多尔衮是绝对不敢怠慢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派遣大军在辽河岸边摆出决战的架势,无非是消耗一些粮草,这表现出来多尔衮誓死捍卫大清国的决心,也让诸多的满人权贵更加的支持多尔衮。

    阿达礼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不是特别的紧张了,他认为多尔衮的分析一定是正确的,不会出现任何的偏差,现在的气候的确是特别的严寒,夜间的温度依旧在零下十度以下,这种严寒的气候必定会阻止明军进攻的脚步。

    尽管如此,阿达礼每日里还是派遣大量的军士,沿着辽河的岸边侦查,且侦查的范围很大。上下延续了接近五十里的范围,这也是预防明军的斥候从其他地方渡河侦查。

    自从大军在辽河岸边驻扎开始,阿达礼每两天给多尔衮写一封信函,详细禀报情形。他已经将多尔衮视为大清国实际的皇上了。

    阿达礼从宗人府里面出来,甚至没有去拜见爷爷代善,在宗人府的时候,他对代善大义灭亲之举是咬牙切齿的,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代善这个爷爷。这个时候的阿达礼,忘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代善的伤害,忘记了自己是凭什么被敕封为郡王的。

    与阿达礼不同的是,硕脱从宗人府出来之后,倒是马上去拜见父亲代善。

    恐怕硕脱的选择,不符合多尔衮的心意,所以就算是离开了宗人府,就算是回到了府邸,但多尔衮没有安排硕脱做任何的事情,要知道硕脱之所以进入宗人府。接受惩戒,就是因为狂热的支持代善。

    人就是这样奇怪,有些人遭受沉重的打击,能够想清楚很多的事情,而有些人就算是遭受打击了,依旧会坚持之前的选择,硕脱和阿达礼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硕脱去拜见了代善,导致阿达礼对硕脱有着很大的意见,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