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第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第2/3页)

年难得的严寒早已过去,不要说南方,就是北方的河流早已通航,南荔县虽然境内没有大的江河,但旁边的苍桂县境内,却是有一条盘江流过,这条水道水量充沛,更有专人连年疏浚河道,两千石的大船甚至都可以沿途通行无阻。

    交通的顺畅带来的后果有两个。

    第一,林家在南荔县新设立的商铺开始大量的吃进货物,著名的荔枝蜜和当地的一种叫做“兰竹”的荔枝被装上了大船,迅速的顺着发达的运输河网对准了襄都运送了过去。

    用特制的青花瓷瓶盛着的荔枝蜜卖相是十分好看的,天青色的洁净,还有雪白的瓶壁,里面盛着的是深琥珀色的荔枝蜜,清香扑鼻,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青花瓷瓶的底部还烧出来了“林记”的字样。

    这么一瓶荔枝蜜,巴掌大的瓷瓶的成本价是一钱三厘,而里面的蜜虽然是上等货色,也顶多只能装下二两。古代的时候,糖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二两荔枝蜜的成本略贵一些,大概要五钱银子,因此加起来的总成本是六钱二厘。可是运输到了襄樊以后的出货价,则是五两!整整接近九倍的暴利!

    绕是如此,这林记荔枝蜜因为卖相好,蜜质好而供不应求!旁人想要“山寨”,却顶多只能山寨出一个瓷瓶出来,里面的精品荔枝蜜却是没有办法冒充的,打开一闻就知道真假。

    而荔枝虽然不耐久藏,可是林封谨却是发觉,这南荔县当中,荔枝的品种十分繁多,怕不下数百种,他看中的这种“兰竹”荔枝说实话,个头不大,味道也是酸甜,汁水也不多,属于荔枝里面味道中等偏下的品种,偏偏挂果的时间还长,产量也不高,优点却是耐旱,房前屋后一栽便能活,哪怕不怎么打理也照样开花结果。

    通常农户都会在屋前屋后的闲地上面种几株,乡下人见识短,知道这荔枝拿出去品相不好,味道一般,也卖不了什么价钱,便当成是哄小孩子的零嘴。

    但是林封谨却发觉了这“兰竹”的优点,那就是壳厚。

    壳厚的话,就意味着耐储存!保鲜期长!林封谨验证了一下,寻常的荔枝摘下来,顶多保鲜四天,可是这兰竹摘下来以后,用火燎一下果梗的断裂处,却可以整整放到十二天左右。

    而从这里到襄都走水路,日夜兼程,加上有军方的执照,有几个路段再不惜成本请上纤夫的话,也只要五天而已!

    这就意味着莫大的商机啊!林封谨直接就将这“兰竹”的名字弃了不要,改成“妃子笑”,用的便是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

    这“妃子笑”林封谨之前让手下人在乡下收购了一船,已经运了一船去襄樊探路,预先放了些风声,结果还未到码头,直接就一片黑压压的乌篷船先行二十里将船给堵了!本来冷清的河滩吵嚷得就和闹市似的。

    这其中有三条船上面还是内宫的太监,自然是南郑国主的妃子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