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情势骤变

    第五章 情势骤变 (第2/3页)

身之地!

    林封谨在脑海里面迅速的穿插思考着这些问题,以至于连刘鸥唤了他几声都没听见,都多亏了旁边的亲兵大步走过来提醒了一下,林封谨这才回过了神来,连忙对刘鸥说了声抱歉,刘鸥却是有求于林封谨,哪里会在意这些细节,笑眯眯的将林封谨请来坐下,然后便是对林封谨介绍了一下当前的情势和局面,林封谨还没听完就知道自己的分析没有半点错误,此时估计狂风军上下的所有将士,都是要扑到那条中唐大军退守焦北的路上去。

    而刘鸥此时的反应,林封谨也并不怎么意外,刘鸥这个火爆脾气,怎么可能甘心守在这里做个督粮官?眼下正是沧海横流,要显英雄本色的时候,中唐北齐两国的国运,那就是维系在了从邺都到焦北这三百九十多里地上!

    倘若是能在阻击迟滞中唐军这一方面上立下大功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是这一战的首功,就连斩将夺旗的功劳也是比不上了,刘鸥那火烫的心思怎么会让人拿捏不出来呢?

    不过,这人也是个知道轻重的,也是知道这后军督粮的责任重大,他走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出纰漏,一旦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也至少都是丢官的重责,所以刘鸥的心思这不是明摆着吗?林封谨听他一开口,果然是要将这事情塞给自己的打算,刘鸥则是要带着自己的后军上阵去了。

    只是,刘鸥想要这样搞,林封谨却不能遂了他的意,一来是名不正言不顺,刘鸥在这里,林封谨可以用他的幕僚身份,打他的名义行事,但是他人不在这里,那些骄兵悍将可不是吃素的,耍起横来可是六亲不认。

    其次,这督粮重任,好歹也是军务的范畴,林封谨此时也就是个白身举人,他与吕羽之间私下的交情是不错,但这样直接接管后军督粮,是犯了朝廷里面的大忌讳,说难听一点,这督粮官位高权重,油水丰厚,并且至少也是五品官。林封谨就算是再胆大,也不敢和刘鸥串通了,将这朝廷的名位私相授受,一旦被人拿出来做把柄,连辩驳的余地都没有。

    于是林封谨也不和刘鸥这粗汉子打马虎眼,军队当中讲究的就是个直来直去,很干脆的道:

    “你这话我不能接,你这请托我也接不了,现在你在这里,我可以说是你聘请的幕僚,你一走我还在这里的话,那就是公器私授的大罪!老刘你没这个权利位份来任命督粮使,我也是不敢接啊!”

    刘鸥哈哈一笑,目光里面却是露出来了一丝之前从未有的精明之意,很干脆的从旁边掏出来了一张公文,塞到了林封谨的手中,然后又从旁边的桌子上面郑重的拿了个盒子,这盒子貌不出众,一打开之后却是发觉里面机关重重,环环相扣。

    林封谨一看那张公文,应该便是刘鸥自身所写的,上面把林封谨前来的各种情况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在那张公文的最后,则是写着寥寥几个字:

    “可,以转运使付之。”

    最后落款是一个鲜红色的小印,上面是东去厩主人。

    林封谨当然知道,吕羽在对自己吞蛇出身的心腹之前通私信的时候,最后的落款便是这个“东去厩主人”,然后刘鸥又指了指盒子道:

    “这是刚才送来的加急递。”

    看着刘鸥打开了这盒子,林封谨便接过来,发觉盒子里面便是一张委派自己任临时东三路转运使的旨意,里面官印等等的俱全,非但如此,还有一面玉符,一支金光璀璨的令箭,玉符上面刻的是神兽獬豸的图案,这面玉符可分可合,而令箭上面则是有“如朕亲临”四个字。

    对于文官来说,这两样东西却仿佛是“尚方宝剑”一般的威权象征,也就是说,林封谨一接下这个“临时东三路转运使”后,虽然这是个临时的官职,连官品估计都没定下来,权势却是大得吓死人,玉符能压制文臣,金色令箭更可以节制诸军的。

    林封谨拿起来了旨意一看,发觉里面吕羽也没多说什么,寥寥几句话:

    “国势兴衰,便在此战上,此等重任,唯有卿能令我后顾无忧。”

    看到了吕羽这句话,林封谨一下子就默然了,虽然这旨意上说得十分平实,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信任在瞬间都压到了林封谨的肩头来。

    此时林封谨也明白了过来,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