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 缇骑四出

    143章 缇骑四出 (第2/3页)

的不明白,便解释道:“诸位都知道中山王徐讳达吧?率大军纵横天下,北逐蒙元入朔漠,十荡十决、所向无敌……”

    徐辛夷听秦林说到自己祖上的威风,不禁得意洋洋,脸儿高高扬着,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秦林话锋一转:“但为什么名列功臣第一的不是中山王,而是李善长?”

    “那还用问吗?”刘戡之读书读得多,见张紫萱似乎对秦林很有怨念,自觉又有了机会,赶紧抢答道:“李善长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所以太祖高皇帝认为他的功劳还在中山王之上。”

    “回答正确加十分,”秦林拍着巴掌,不晓得从哪儿拿了只野兔塞在刘戡之怀里,“奖励你!”

    刘戡之抱着只野兔,哭笑不得。

    功臣勋贵子弟不少,国朝初期的事情都一清二楚,都说因李善长用种种办法筹措粮草供应军需,搜罗钱财以供国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以他的功劳还在统帅大军北逐蒙元的徐达之上。

    “着啊!”秦林巴掌一拍:“打仗打的就是钱,兵器盔甲、粮草饷银、战马营帐,哪一样不要钱?白莲教也是一样,想起事造反,就必须面临大明军队的征剿,刚才各位也看见了,武功再高也打不过成千上万的大军,他们要建立军队,盔甲、兵器、粮草、战马、战船,花钱便如流水一般,乃至收买内应,训练死士,没有哪样可以不花钱的!”

    秦林从发现江面敌船不发射火箭起,就知道对方的意图是生擒活捉。

    的确,公子小姐们都是各家显贵府中的少主人,白莲教绝不会奢望用他们就能胁迫这些达官显贵归顺,或者帮他们造反。

    这个时代的宗族制度,各世袭显贵都有长房、二房、三房等等支派,每个支派都有不少人,再者长房里面也不只一位少爷,根本就不愁没有继承人,绝不会为了一个子弟的姓命就和大明朝廷作对,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但要钱就容易多了,为了嫡亲儿女花上五千、一万,国公、侯爷们还是愿意的。

    别以为义军沾了个义字就可以不花钱,后世的李自成也是打破开封,得了福王府的大笔钱财这才声势大振,一发而不可收拾。

    万历年朝廷内有一代名相张居正,外有戚继光、邓子龙一班虎将,目前的白莲教还没有实力强攻府库丰饶的大中城市,公开起事只能选在偏远贫瘠的苗疆、湘西、关外等地,就算打下几座县城也弄不到几两银子,无法滚雪球似的发展,兵器粮饷都成问题,遇到朝廷调集大军镇压往往迅速溃败。

    所以白莲教就想到绑票的主意。

    若是普通山贼土匪,绑到一个侯爷公子,要个一两万银子,这辈子就不愁吃喝了;可白莲教要起事造反,购买军器粮草、收买官府内应、结交蛮夷洞主寨主都要花大笔银两,绑一两个肉票、拿三五万银子是不济事的。

    如果一个一个的去绑票,弄了几次各公府侯府必定加强戒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