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节 改变

    二零二节 改变 (第1/3页)

    拂改变了很多,最少她不如以往的那种势利。

    生活就是如此,当你穷的只有一文钱的时候,你肯为别人花掉,那你是圣人。你穷的有两文钱,肯为别人花掉一文,那你是个好人。

    红拂女不是圣人,也算不上好人,可她手头有些钱的时候,绝对不会捂着不花,她可以为心爱的男人抛却尚书府舒适的生活,也可以为心爱的男人忍受拮据。她希望自己选中的男人荣耀在上,却能忍受十数年的清贫鄙夷,她小气,她刻薄,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十年逝去的时候,她并不后悔。

    满满的几桌子酒菜,就摆在马邑李宅的大院里面,红拂女招呼着众禁卫喝酒,很是热情,“动筷子呀,可是嫌我做的菜不好吗?”

    众禁卫都是摇头,“菜太丰盛了,只是李郡丞和萧将军都不在,听说他们一会儿就回,我们再等等好不好?”

    他们都是用商量的口气,红拂女眼圈却有些红,轻声道:“好,只是怕饭菜凉了,我家李靖回来说我招待不周。”

    “李夫人招待的极为周到,”张庆席上笑道:“我们当初都是商量好了,在草原滴酒不沾,回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向李郡丞敬上一杯,我们想对李郡丞说一声,他是个好将军,我们服他!”

    “我三弟才是将军,”红拂女笑道:“你们莫要吹捧李靖过头了,他不过是个郡丞。”

    众禁卫都道:“李夫人,在我们心目中,李大人才算是名副其实的将军!”

    孙少方也不在,不然多半打爆他们的头。骂他们不会说话,红拂女心中却是有些振奋,自言自语的望着门外道:“李靖怎么还不回来?”

    **

    李靖,萧布衣,孙少方此刻正在马邑城外的一个村子里面。

    村子不像是个村子,更像是个废墟,李靖望着废墟,轻轻地叹息一口气。

    这没有丝毫意外,此次突厥兵南下,受灾最重的两郡就是马邑和雁门。突厥兵烧杀掳掠,没有攻入马邑城,自然会拿周边的村落撒气。

    李靖骑马进入村落,只见到很多百姓在重新搭建简单的家园,一声不吭。

    这种掳掠他们见的多了,可却无法避免,只能默默的忍受。李靖却是轻叹一声,不说什么,只是走到了村西,那里毫无例外一片狼藉。一白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无助的坐在块大石上。双目无神。

    李靖下马缓步走过去,“这位老丈,请问王二牛家可在附近?”

    老者抬起头来,急切道:“我是他爹,你是?”

    李靖愣了下,四下望了眼,“王老丈,你住在哪里?”

    王老丈上下的打量着李靖,突然颤巍巍的站起,一把抓住了李靖地手。“二牛怎么了?他出征去了,可是出了意外?”

    李靖凝望着老者的眼睛,半晌才道:“他是个英雄,打突厥兵的时候。不幸出了意外。”

    王老丈无力的坐了下来,却没有痛哭,只是喃喃道:“他是个英雄……”

    孙少方见到老者的白苍苍。无依无靠,不由鼻子有些酸。他其实并不知道李靖出城的用意,可是见到李靖竟然是寻找兵士的家属,才明白那些兵士奋勇向前为了什么!

    李靖从马鞍的袋子里取十吊钱递给老丈,“这是官府的抚恤,还请老丈你收下。至于纳租庸调,你家以后会全免,这个我已经报给了村正,若有差错,你只管到马邑城找李郡丞就好。”

    王老丈望着李靖,并没有接钱,突然问,“你就是李靖李大人?”

    李靖微愕,半晌道:“我是。”

    王老丈突然笑了起来,嘴唇蠕动了几下,“二牛出征的时候说,他跟地是李大人,让我放心……”

    王老丈的声音哽咽起来,李靖沉默,孙少方不知道应该斥责还是难过,萧布衣也是默然,不知为何,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诗来,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

    只是谁又知道万里沙场之苦,李靖功成竟然毫无封赏。他无怨无恨吗,或许他也早知道这个结果?

    “他让我放心,他说了,就算他死了,李大人也不会忘记兵士地家人。”王老丈突然间泪流满面,抑制不住的悲伤,“他没有看错人,他去的没有遗憾,我谢谢李将军……”

    **

    李靖三人离开村落的时候,天色已晚,李靖用了足足一天的功夫找了十二家,有两家已经再没有人在,他只能颓然而返,他的钱不多,可是他已经尽力。

    孙少方走出村落,望着晚霞,突然感慨道:“李将军,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种将领。”

    李靖亦是望着远方,突然问,“少方,你可知道我带的那些兵士为什么会舍生忘死,奋勇杀敌?”

    “当然是因为李将军你。”孙少方毫不犹豫道:“做你的兵士,是他们的幸事。李将军转战草原数千里,击草原族落十数个,让可汗四十万大军无功而返,三百兵士只死十二人,大隋哪个将军能做到?”

    萧布衣一路沉默,听到此处也是不由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李靖却是摇头道:“你说的大错特错!”

    见到孙少方和萧布衣愕然,李靖伸手一指废墟般地村落,沉声道:“他们舍生忘死不是为了我李靖,而是为了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黑土!大隋府兵制改制后,兵户编入民户,归属州县管辖,不再存在,可兵士仍有军名,除少数卫府精兵是朝廷供养外,大部分所谓的兵士都归卫府管理,平日种田,战时出征,资装自备。这次赐婚使我带的三百兵士,平日都是在家种田务农。装备优良只是因为赐婚地缘故。他们当兵不为功名,只为了受种田地可以免纳租庸调,一人出兵,家中老少无忧,这三百兵士虽少,可是哪个都是我李靖精心挑选,严加训练,我待他们已经和手足般。”

    见到李靖蓦然有些激动,萧布衣和孙少方互望一眼,不知说什么才好。萧布衣却知道。李靖精心训练的三百精兵却是为他萧布衣。

    有时候,兄弟间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

    “在草原他们得知突厥兵四十万南下去了边陲,其实心急如焚,却能舍生忘死,只是因为都明白,回去无济于事,只能打的狠,打地好,才能拯救他们的家乡父老。”李靖唏嘘道:“淮阴侯说过,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一将为功业,沙场枯骨堆。我李靖带兵,不求多,只求胜。李靖只有一条命,他们何尝不是父母生的?我李靖求胜,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