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七节 英雄迟暮(万字爆发,推荐票拿来!)

    二六七节 英雄迟暮(万字爆发,推荐票拿来!) (第1/3页)

    大海寺前,土地早被鲜血染红,泥土也已被尸体掩盖,刀枪入肉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手脚软。可歌谣却是越唱越响,并不受到眼前惨烈影响,听起来凄厉非常。

    齐郡爹娘想儿郎,日哭夜哭哭断肠,妻儿在家无人养,泪茫茫……

    歌谣传到远山,声音激荡回转,远山有着更大的声音回转。

    士兵疆场难回转,心惶惶,路苍苍,此时不走,路在何方……

    声音浩浩荡荡,一时间,四面八方都是歌谣声不绝于耳,好像真的从齐郡方向传来。虽是阳光普照,可鲜血喷洒,给白日带来凄迷之意。

    有些兵士不知不觉的缓了手中的刀枪,举目四望,不知道那些百姓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亲人。看他们的穿着,和齐郡百姓无异,听他们的口音,也是齐郡附近的口音,这让所有思乡心切的兵士不由惘然。

    齐郡的百姓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难道是家园不在?

    他们本是信任张将军,相信这一仗胜后,他们必定能够回转所爱的家乡,他们从军跟着张将军,毕竟为国的念头少,保护家园的意味更浓。这里的兵士都是齐郡人,对热土有着深厚的热爱,对张须陀都有着深深的尊敬。

    因为没有了张须陀,就没有齐郡的安宁,可如果家园不在,他们跟着张将军又做什么?

    张须陀马上执弓,心中震颤,他知道军心已乱,难再取胜。

    他的武功绝顶,少逢敌手,他的阵法无敌,以少胜多。可他不是神,他也是人,他显然也有控制不了的事情,他可以杀了盗匪。但是根除不了盗匪。他可以规劝圣上,却无法常在他身边。他可以带着兵士东征西讨,保大隋平安,可他却保不了齐郡的安危。士兵之根本。

    他现在感觉有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既然如此,他如何能胜?

    章令可死的冤,张须陀心知肚明,这旨意或者不是圣上颁,可圣上要是知道萧布衣在襄阳作乱,还是会让他去,他可以不去吗?

    杀了章令可,只想稳定军心。可没有想到李密计策如此毒辣,居然让人扮作齐郡的百姓蛊惑军心,这招若是平时,多是没用,可才逢圣旨,又有此歌,众兵士在外征战日久,怎么会不心中茫然,乱做一团。

    八风营在于纪律严明,在于兵士铁血执行军令。张须陀斜睨之下已经知道,八风营已经再不是当初的八风营。

    王伯当乱阵中本以为必死,没有想到四周刺来的长枪遽然间少了很多,慢了很多,不由精神大振。高呼道:“跟我来。”

    他单刀早就砍豁了口。就地一滚,又捡了把长刀。当先向外杀去,无论如何,他都不想在这个八风营里呆上片刻,本以为阻碍重重,没有想到和众人合力一冲,竟然出了隋军的阵营。

    王伯当死里逃生,有些意料不到,他怎么也想不到,百般攻打地八风营风雨不透,如今竟然被他轻易地杀出重围。

    歌谣四面八方不绝,李密却是手一挥,瓦岗众匪蜂拥而上,因为就算瓦岗众都已经看出,八风营现在已经八面透风,再非铁桶一般。

    张须陀长叹,手中长弓一挥道:“跟我来。”

    八风营虽然不再是八风营,可张须陀还是张须陀,张须陀打遍天下,未逢敌手,就算萧布衣武功突飞猛进,也是落荒而逃,李密武功高绝,也是不敢正撄其锋!

    这次张须陀并非坐镇中军,而是一马在前,身边两个掌旗官还是紧紧跟随,旗帜挥舞,领兵向山右行去,单雄信在前方正攻打的起劲,见到张须陀来,脸色大变,竟不敢拦,策马闪到一旁。

    有盗匪没有注意到当家地骇然,骇然不畏死的上前。

    张须陀也不废话,拈支长箭,嗤的一声,电闪穿出。

    盗匪众多,一箭连射三人,余势不歇,带血钉到远方地树上,颤颤巍巍。

    众盗匪大惊,哗然散开,张须陀或许不能胜,但是张须陀没有哪个敢拦!

    张须陀策马前行,轻易的冲出重围,只是行了不远,扭头望过去,再次勒马,脸色微变,脸上愁苦之意如同刻上般。

    他对手下三将极为信任,此行分兵数处,本以为四面围困,将瓦岗众一网打尽,没有想到竟无一人赶到,那一刻他可以说是心如刀绞,可他还带着五千兵力。虽和盗匪激战数场,但是损失颇少,大半数安然无恙,他领军在前,冲出重围,只想保齐郡子弟兵性命,可没有想到跟着他冲出的只有数百之人,这在以前绝难想像!

    旗帜一出,兵士跟随,这本是行军指挥之法,可见到掌旗官脸上羞愧,张须陀怎能忍心斥责?

    盗匪见到神一样的张须陀离开,惊惧渐去,蜂拥而上,越聚越多,开始砍杀被围的大隋官兵,八风营已破,大隋官兵再非铁拳般凝结,而如散沙般,苦苦支撑。

    张须陀眉头深锁,圈马回转,一箭开路,又是嗤的一声响,几名盗匪倒地,可他神弓再是厉害,又能杀了多少盗匪?

    他本来**数百兵士,可回转的时候却是孤身,在满山遍野的群匪中,有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孤单中带有落寞。

    盗匪中见到他势孤,突然有人喊道:“杀了……张……须陀,有黄金百两!”

    众人见到张须陀神色落幕,身边兵士减少,觉得张须陀亦是不过如此,纷纷涌上,齐声呐喊,一时间声可洞天,长枪短刀,挠钩套索纷纷向张须陀身上招呼过来。

    张须陀伸手取枪,身遭一挡,十数样兵刃飞到半空。他长枪再振。身边抖出数点寒光,等到催马前行。身边的盗匪皆尽手捂咽喉,栽倒在地。

    原来张须陀看似信手一挥,可力道无穷。直如山岳般,远非盗匪能够抵抗,他虽善用弓箭,可武功盖世,长枪使出,贼匪招架之功都没有,就已经纷纷咽喉中枪。

    众贼兵潮涨般汹涌上前,又是潮退般迅疾后退,终其一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神鬼莫测地枪法。众人虽知道张须陀勇猛无敌。可身临其境之时,方知道他的可怕之处。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此人能力抗过万贼兵,实在是有常人不能。

    前方贼兵霍然散开,张须陀催马前行,径直杀到隋兵之前,见到无数隋兵已经身异处,这里已成修罗地狱,血肉横飞,尸体遍地。更多的却还是咬牙拼杀。刀枪纷纷向对方身上招呼。

    匪盗也是杀红了眼,豁出去性命不顾,前仆后继的围攻隋兵,一腔怨毒尽情的泄。

    兵恨贼,贼恨兵。循环往复。从来没有休止的时候。

    张须陀见到一兵士长矛已断,握着矛杆却还是拼死厮杀。大声叫着,“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

    声音惨烈,兵士双眸绝望,浑身是血,身上受创数处,神色已经有了疯狂之意,却还年轻,张须陀认出正是那天问话的官兵。地上尸体堆积,马儿不行,张须陀飞身而起,长矛扫出,围攻兵士的盗匪已经筋断骨折地飞出,空中鲜血飞出,眼看不能活。

    众盗匪正在狠命围攻,见到同伙飞出,都是大惊,杀红了眼睛,两人一枪一刀来攻,不及身前,枪断刀折,二人翻身栽倒,无不例外地手捂咽喉,鲜血迸出。

    张须陀出枪杀人,已经不需第二招!

    众盗匪饶是彪悍,见到如此人物也是连连倒退,面露惊惧,张须陀身边瞬间空出一片,空空荡荡。张须陀伸手按在那名兵士地肩头,兵士挥矛就打,啪地一声,正中张须陀的肩头。

    众匪皆惊,兵士清醒,突然放声哭道:“张……将军……我要回家……我……一直……”

    张须陀脸色本是愁苦,却是露出丝微笑,点头道:“放心,我一定会带你回家,跟我来。”

    兵士听到张须陀应承,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勇气,绝望中有了希望,张将军答应他们的事情,从来没有不算!

    张须陀前行,反倒向深陷阵营中地其余隋兵走去,被救兵士虽怕,却是紧紧跟随。

    两兵士背靠背而战,抵挡众匪地攻击,一人胳膊已折,左手挥舞断刀抵抗,另外一人只是喊,“弟弟……坚持住……我们能出去……”

    噗噗两声,高喊那人突然感觉背心僵硬,大声叫道:“弟弟……”

    身后之人缓缓滑下去,高喊兵士霍然转身,见到赖以为生地兄弟身中两枪,双目圆睁,嘴角溢血,顾不得砍刺来的刀枪,撕心裂肺地叫,“弟弟,你不能死,你答应过我……”

    刀枪及身,兵士全然不顾,只是抱着弟弟大哭,陡然间刀枪飞出去,身边的盗匪纷纷倒地,咽喉中鲜血喷涌,满目不信。

    兵士缓缓回头,见到张须陀一双满是泪花的眼,嘶声道:“张将军,我弟弟死了……你答应过我们……”

    他意犹疯狂,才要扑过来抓住张须陀,张须陀却是沉声道:“他死了,你还没死,家里还是盼你回转,跟我来,我带你们回家!”

    这一句话有诺大的魔力,兵士疯狂之意尽去,霍然站起,负起已死的弟弟,跟在张须陀的身后,张须陀饶是武功极高,远望四方,见到还有无数隋兵各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