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九节 阅军楼

    二六九节 阅军楼 (第3/3页)

觉得有人跟踪,心中凛然,只以为有人暗算,斜睨过去,现一人头戴毡帽地跟在后面。

    齐洛捡了个僻静的地方走进去,停下脚步,手按刀柄,回头问道:“朋友。找我何事?”

    那人掀开毡帽。轻声道:“齐校尉,我叫方无悔,当初是守马邑的城兵,不知你可否记得?”

    齐洛惊喜上前道:“原来是你,我听说你一直跟着萧将

    方无悔虽不过是个城兵。可在马邑也是无人不知,都说此人虽是城兵,却是深明大义,去年雁门告急,此人甘冒性命向圣上报信,却差点被杨广所杀,死里逃生后都说此人跟着萧布衣离去。齐洛暗自羡慕。

    英雄不论出身。草莽每多豪杰,齐洛见到这种人物,虽知他出身低微,却是心生尊敬。

    “萧将军已经不是将军。”方无悔微笑道。

    齐洛四下望了眼,拉着方无悔道:“此处不便多说,方兄,若是有暇,你我找一处说话?”

    方无悔并不拒绝,齐洛大喜。带他回转住所,他住所倒是清贫,也无家眷。方无悔四下望一眼,轻声道:“齐校尉没有成家吗?”

    齐洛苦笑,“我父母早亡。孤身一人。一事无成,也没有想过此事。再说如今动荡。多个人多分牵挂,实在负担不起。对了,不知道方兄找我何事?”

    方无悔微笑道:“其实不是我找你,而是萧……将军找你。”

    齐洛双眉一扬,激动道:“萧将军竟然还记得我,萧将军现在何处?”

    方无悔轻声道:“他当然记得你,不过他当时也觉得朝中动荡,不好来找齐兄而已。当年齐兄因萧将军一言,担负起守卫马邑重任,他每次提及此事,都挑起拇指说一声,齐校尉这个人是个汉子,敢担当!”

    齐洛听到此处,神采飞扬,兴奋道:“齐洛得萧将军一言,实在三生有幸,只恨和萧将军匆匆一别,无缘跟随萧将军左右。”

    方无悔微笑道:“萧将军如今已经入主襄阳,事务缠身。不过记得齐兄,特让我询问声,如果齐兄有意,请赶赴襄阳一聚,不知道齐校尉意下如何?”

    齐洛霍然站起,激动道:“此事当真。”

    方无悔笑道:“当然是真的,齐兄可是不信我吗?”

    齐洛慌忙摇头,“不是这样,只是喜从天降,一时间难免喜出望外。我这就赶赴襄阳……等等……我要做一件事情……”

    方无悔问道:“齐兄盘缠可够?”

    齐洛笑道:“不是盘缠地事情,是我在马邑和雁门郡都有几个兄弟不错,我顺道去问问他们。当初萧将军威震雁门,众兄弟只有敬仰地份,只恨不能跟随萧将军,这次有机会,当然要找,不知道萧将军可否同意?”

    方无悔点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齐兄认识的人,想必不差,一同过去,我想萧将军绝对倒履相迎!”

    巴陵城楼本是东汉末年所建,当初叫做阅军楼,本是孙权手下大将鲁肃操练水军时,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所建。

    凭楼而立,可见洞庭湖景观,气势非凡。

    巴陵城楼前望洞庭,遥对君山,南有湖南四水,北眈长江,水66路都是极为达。

    临楼而立,可见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风景绝美,郁郁青青,虽近寒冬,却是没有北方的苦寒之意。

    微风吹拂下,湖面荡起碧鳞片片,可不合时宜地惨叫声一声接着一声传来,让人不由觉得焚琴煮鹤,大煞风景。

    阅军楼旁地一块空地上,围着不少的百姓,高台上放着一躺椅,一官正高坐在上,眯缝着眼睛望着下方。身子却是随着躺椅摇摆,很是惬意。

    官员也有些老迈,胡子一把,可精神倒好。

    惨叫一声接着一声,那官却很是享受的听着,原来是两个官差正按着一个老汉打板子,噼噼啪啪响个不停。

    老汉**早就皮开肉绽,不停嚎叫来减轻痛苦,却还是苦苦支撑,众百姓围观,却是敢怒不敢言,反倒有了惊惧。

    等到又打了几板子,老汉双眼泛白,看起来要晕过去,突然有个后生上前喝道:“够了,这样打下去,要出人命了。”

    后生敦厚非常,面红耳热,看起来颇为老实,可眼中闪着愤怒之意。

    官员稍微直起了身子,看了眼,摆摆手,也不说话。一个主簿模样的人上前呵斥道:“李奇志,你家这次也是欠了四石米,按照唐郡守地规定,你要不上缴米,要不挨四十大板,要不就缴纳铜钱,你选哪样?你莫要为别人抱打不平,先摸摸自己**再说。”

    众兵卫哈哈大笑起来,百姓都是又恨又怕,李奇志怒声道:“我不服,今年本来大旱,浇灌水渠年久失修,导致收成不好。以往每年只需要缴两石米就好,可最近两年涨到三石,今年变成了四石,我们全部种地米都不够上缴,你们当官的难道想饿死我们?你让我们缴钱,我们饭都没有吃,又哪里来地钱?不交钱就要打板子,以前从来没有这规矩。”

    主薄冷笑道:“唐大人定地就是规矩,唐大人说缴多少就缴多少,你不服,可是想反不成?来人呀,抓住他。”

    两个兵士上前抓住李奇志,主薄冷声道:“李奇志蛊惑民心,除了欠米要打四十大板,还要加罚二十板子,以儆效尤。来呀,把他裤子脱下来……”

    士兵才要动手,百姓外突然传来个声音,“我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只是脱裤子做什么,莫非放屁,岂非多此一举?”

    众百姓诧异散开,一人笑着走进来,双眉如刀,身边跟着一帮校尉。主薄愣了下,认识都是巴陵校尉,为一人却是校尉董景珍。听到年轻人问话,陪笑道:“萧将军文采斐然,在下佩服。脱裤子不是为了放屁,而是为了打板子方便,避免打坏了裤子。唐大人爱民如子,也是一番体恤百姓的心意。”

    萧将军叹息一口气,“如此爱民如子倒也少见。这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我算是个迁客,可骚人在哪里?”不等董景珍回答,萧将军的目光已经落在唐大人的身上,微笑道:“我看唐大人风度翩翩,算个骚人,你我迁客骚人,会在阅军楼前,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不文不白的说了一通,唐大人坐不安稳,老脸涨的通红,怒喝道:“董校尉,这是哪个,胡说八道,如此无礼?”

    不等董景珍回答,萧将军含笑施礼道:“不才萧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