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四节 反论

    三九四节 反论 (第2/3页)

竟可以暂缓。他现在最忧心的却是河东之地。李渊南下取关中,其实却是绕道河东南下,眼下河东被隋臣尧君素把守,宛若楔子般拦在太原和西京之间,这让他不能不拔除。

    李建成沉声道:“爹,屈突通、桑显和已降,守河东地尧君素本是屈突通的手下,我让屈突通亲自去河东劝降,按照我地想法。应该很快就有消息。”

    李渊微笑点头。“河东若取,我等再无后顾之忧。可专心先对付薛举……”他话音未落,有舍人急匆匆的赶到,呈上军文。李渊展开一看,脸色微变。李建成一旁望见,也是皱起眉头。

    李世民见了,忍不住问道:“爹,怎么了?”

    李渊缓缓坐下来,摇头道:“尧君素不降!”

    “他还在坚持什么,杨广都已经死了。”李世民大为皱眉道。

    李建成苦笑道:“这世上总有一两个死脑筋。”

    李世民却是想起了什么,“爹,我正要和你说几件事情。”

    “你说吧。”李渊皱眉道。

    “第一件就是,我听说萧布衣已派铁骑突袭了常平仓,直逼潼关之地。我觉得他对我们的敌意昭然若揭,我们既然取下潼关,怎么能对此置之不理?眼下萧布衣全力和瓦岗作战,肯定无暇抽兵去守常平仓,若依我建议,可派兵出潼关取常平仓,为以后进取中原打下基础。::李渊皱眉道:“那不是要和萧布衣公开为敌?”

    “那又如何?”李世民倒是满不在乎,看起来已经把退避三舍忘在了脑后。“我们和他迟早一战,眼下亦可看看他地反应。若不出兵,潼关以东六百里之地,那就悉数落在萧布衣之手,到时候悔之晚矣。出兵不见得能取常平仓,若是不出兵,肯定什么都得不到!再说我们有潼关之险,最不济也是退回到潼关,并无大碍。”

    李渊摇头道:“不可……眼下我等绝不能主动出兵挑衅,当以结盟为主。世民,不可莽撞。”

    李世民苦笑道:“我就知道爹你太过小心,若是依照我先前的想法,我们出兵潼关,牵制萧布衣大军,却让李密急攻东都,到时候萧布衣兵力不足,必定回兵困守东都,到时候我们可尽取东都以西六百里之地,怎能让他现在肆意妄为,尽收河南之地?可你偏偏小心翼翼,不敢得罪他。暗中却是去联系罗艺和窦建德,想让他们分别对付萧布衣。然后又想收买李密的手下王君廓,劝瓦岗众过来依附。你又想李密取胜,又在瓦解着瓦岗地实力,岂不是自相矛盾,可笑至极?想罗艺远在燕赵,出兵无以为继,窦建德胸无大志,只准备割据称王,占据河北之地,二人素有恩怨,这些人怎么会同心协力的如你愿去攻萧布衣?李密内忧外患,加上几个心怀异心的盟友,实力不见得增强,只有更弱,这次爹你可真的是缘木求鱼了。”

    李渊怒声道:“你个黄口小儿知道什么?”

    李建成见到李渊震怒,慌忙道:“世民,你这次的确说错了,这次爹不出兵,实在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有什么苦衷,我怎么不知道?”李世民撇撇嘴道。

    李建成苦笑道:“先当然就是薛仁果兵临城下,我等眼前忧患不除,妄自动兵,关中百官百姓肯定不愿。其次就是萧布衣不止一个东都,他还有襄阳之地。我们若击东都。他们若从襄阳出兵,断我们地归路,我等如何对之?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我们还不到和萧布衣撕破脸皮的时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们若不除去关陇地薛举、李轨、梁师都、刘武周等人。如和萧布衣为敌,必定腹背受敌,苦不堪言。”

    “可萧布衣也有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王世充、徐圆朗、罗艺等大敌牵制,也不见得他对我们客气!他的敌人眼下只比我们多!”李世民皱眉道:“可常平仓他说取就取,没有半分犹豫。”

    李渊轻叹道:“我等实力不济,图之奈何?”

    他话音才落。唐俭却是急匆匆的赶进来,脸色白道:“唐王,东都有八百里急信。”

    李渊霍然而起。“怎么说?”

    唐俭展开书信,颤声道:“隋军瓦岗军激战洛水,隋军大获全胜,连收洛口仓、月城、虎牢诸地,如今已经全力收复荥阳。李密败逃,不知所踪!罗艺燕云铁骑在牛口遭遇重创,只有百来人回转燕赵之地。”

    李渊无力地坐下来,失声道:“李密败的这么快?”

    听唐俭念完消息,李世民、李建成也变了脸色。他们都已经敏锐地知道。在争夺天下的道路上。萧布衣已经抢先了一步。

    “唐司马,传令下去。在武德殿召集百官,商讨大计。”李渊很快的恢复了镇静。他其实已经知道李密必败,可却没想到李密败地如此之快。但是事情既然生了,埋怨后悔永远是于事无补,现在最要紧地就是思考对策。

    唐俭听令,急匆匆地退下,李渊才待起身,李世民就已经拦住了他,“爹,我还有话说。”

    “长话短说。”李渊有些无奈。

    “这次河东久攻不克,大哥让屈突通劝降地计策无用,不知道爹你可想到什么妙策?”李世民问道。

    李渊皱眉道:“我没有,难道你有李世民微笑道:“我是真地有。”

    “世民既然有妙策,不如早早的说出来,莫要卖关子了。”李建成一旁微笑道。李世民虽然刚才刺了他一下,但他素来疼爱这个弟弟,并不把他的嘲笑放在心上。

    “爹……你怎么忘记了一人?”李世民皱眉不解道:“想刘文静在爹没有起义之时,就是积极为我李家出谋划策。若非他出使草原,获得始毕可汗支持,我等起义也不会如此顺利。若非他劝降屈突通,诱降桑显和,潼关此刻还到不了我们手上吧?若以起事功劳,在我看来,文臣当以刘文静、裴寂为。可裴寂当初不过是借花献佛,刘文静却是赫赫的功勋,但你好像总是对刘文静不肯重用,裴寂无能之辈,你反倒让他官居刘文静之上,岂不让有功之臣心寒?”

    李渊冷哼一声,“世民,刘文静此人恃才放旷,野心勃勃,若是让他居,只怕会有祸事。”

    李世民皱眉道:“爹,你说刘文静有野心,我怎么没看出来?”

    李建成一旁道:“世民,爹绝对不会无的放矢,有些事情,你并不知情。”

    李世民沉默片刻,“无论如何,刘文静终是大才,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