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六节 爱你爱到杀死你

    五二六节 爱你爱到杀死你 (第1/3页)

    江山美色五二六节爱你爱到杀死你

    武周以一校尉之身。雄踞马邑雁门。称霸河东。可年准备的结果。他甚至比萧布衣还要筹划的久。

    不过很多时候。收获并不和筹划的时间成比例。不然太平道早就霸占了中原。刘武周找的人才不少。可才不多。身边两文两武最为有名。文为苑君璋和宋孝贤。武为宋金刚和尉迟恭。

    可就是这些人马。不但占据了大半河东。而且和李渊对抗了近一年!宋金刚在这里的功劳。绝对不可抹杀。

    宋金刚和尉迟恭均是有勇有谋之辈。而且精熟兵法。不过他们吃亏在于底子实在太薄弱。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宋尉迟二人有如两把极锐的尖刀。划破边陲的荒凉。疾风骤雨般的进攻李唐。

    们一南下。克太原攻霍邑。打县。战河东。虽是势不可挡。但暴雨疾风终究不能持久。

    对阵刘武周的策略。李渊早就准备稳妥。

    长期坚壁清野。柏壁对抗。让宋金刚尉迟恭终于成强弩之末。他们的战术没错。但是他们战略却已经越行越偏。太原之粮。李渊虽说能坚守十年。但只经过这一年的消耗。四处供给。已力有不及。

    郡以南。太原以南。道路险。运粮极为不易!刘武周的策略。不事生产。以掳掠为生。终于自酿苦果。

    如今。刘家军后援已呈不支之像。却只能苦苦支撑。

    刘武周其实有苦难言。和窦建德仿佛。不过他野心极大。却不想放弃辛苦战下的河东。只想若能战败李世民李建成。击他们退守。尽取河东之地后。可和李渊划河而治。暂养生息。

    宋金刚和李世民对抗柏壁。李采玉李建成等人。却是负责牵制尉迟恭的兵力。李世民严格执行李渊的略。避而不战。李建成却是更加老成稳。坚决要拖住了尉迟恭的脚步。

    宋金刚在柏壁始终找不到胜机。尉迟恭却是虚晃一枪。遽然杀入郡以南的河东郡。力克郡内夏县。剑指蒲。

    谁都知道蒲有李渊。若能杀了李渊。甚至可以直取关中。可李渊老谋深算。让尉迟恭连面都无法见到。

    李建成不敢大意。和尉迟恭对抗夏县。却派兵力不停的骚扰尉迟恭的后路。这次因知道宋金刚粮尽。所要决战宋金刚。李渊派李采玉和永安王李孝基带兵扼住闻喜县。闻喜县在柏壁和夏县正中。李渊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隔断尉迟恭和宋金刚的联系!

    只要击溃宋金刚。尉迟恭不战已败。

    安王李孝基是李渊的堂弟。也是李渊很信任的宗亲。这次身负重任。为行军统帅。李采玉主要是协助的作用。

    可没有谁敢轻视李采玉。

    李采玉自从自东都回转后。很多时候作战。身先士卒。无论下关中。战薛举还是对抗刘武周。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李采玉手下有数千女兵。训练有素。作战严谨。可说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次李渊的策略。可说是稳妥之极。李采玉和李孝基在这次战役中。作用是协助。而非参战。

    望着幽幽的蓝天。似乎已感受到柏壁的战火。李采玉突然有了厌倦。她再是强煞。也不过是个女子。女子。无论如何。还需要个情感的归宿。可她的感情归宿。却在哪里?

    听到李采玉的问话。马三宝有了那么刻木讷。

    他一直都很木讷。他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但他已感觉到身边那看似强煞的女子。有了春江水般深深的幽怨。

    他不想沾惹。可已深陷其中。他至忘记了上代的仇恨。认认真真的做着他的家奴。

    文宇周觉的。家奴比少主要自由   “>的多!这听起来很是滑稽可笑。但却是文宇周真实的感受。他虽几次靠长孙顺德。甚至有杀死长孙顺德的机会。但他终究没有出手。他不忍下手。在他心中。长孙顺德本来是个冷血之人。但他只能看到长孙眼中的惆怅和颓废。

    一个冷血的人。怎么会如此多情?他不止一次见到长孙顺德醉卧阴沟。睡到天明。他明明可轻轻的一刺。就要了长孙顺德的性命。但他还是没有下手。只因为长孙顺德还在喃喃的叫着一个女子的名字。

    芳儿!

    芳儿当然就是千金公主宇文芳的小名。文宇周想到这里的时候。不知是何滋味。他经历过那种刻骨铭心痛。见长孙顺德只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一刻只是在想。他这种折磨。只比一刀杀了他要多。

    文宇周不知道自己何时变的这般心软。或许是因为他终日跟着个欲笑还的女子。所以也跟着多愁善感了吧?

    不闻文宇周的动静。李采玉凄然一笑。“原来是我……”她话音未落。突然马蹄急骤。有游弈使飞骑赶到。急声道:“启禀公主。景山现大军行进的迹象。”

    李采玉一惊。顾不的多说。身形一展。已上马去找叔父李孝基。

    无论她如何不满。可她还是要以军情为重。见到李孝基的时候。李孝基身边正坐着两个歌姬。手上正端着美酒。

    见到李采玉冲来的时候。李孝基多少有些尴尬。奋然而起道:“公主。有何要事?”歌姬早就知趣的退下。酒杯也藏在了身后。李采玉不想多说。急声道:“探子有报。景山附近有大军出没的迹象。”

    李孝基皱了下眉头。“哪里的大军?”

    李采玉只能摇头。“消息未明。但我觉的。多半是尉迟恭的大军。”

    “尉迟恭到景山做什么?”李孝基问。

    李采玉道:“多半他的到宋金刚消息。赶去柏壁援助。”

    李孝基却皱起眉头。“景山在夏县东南。他这样走。不是绕路行走吗?”

    李采玉急道:“他虽绕路。却可避开我们。可说反倒走了捷径。”

    李孝基虽为李采玉的叔父。贵为永安王。对于李采玉的建议也颇为重视。听到此处。沉吟道:“公主原来都是猜测……那依公主之意呢?”

    “追踪尉迟恭的行进方向。进行截击。绝不能让他的大军去柏壁援助宋金刚。”李采玉果断道。

    李孝基为难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