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逆势

    第三十章 逆势 (第3/3页)

,打断问道:“京中的禁军呢?”问过后又刚忙补充了句:“不用讲原因分析道理,咱知道他们听谁的就足够了。”“禁军中没有那么多亲近靖王的将领,不过他们是皇室的军队,现在皇家事情全由靖王做主,禁军自然也就听他的,而且板上钉钉的是:一旦新皇登基,立刻就能得到他们的效忠。看现在的样子,新皇一定会在镇西王赶回前登基大宝。”

    宋阳听得直皱眉头:“不是,我不明白。镇西王在京里没势力么?事情全凭靖王做主?”

    “镇西王当然有势力,可他人不在,群龙无首没法发力两个最最关键的地方里,第一个就是镇西王不在京中,现在没人能和靖王平起平坐。”胡大人晒了下:“京城军队和皇家事情大概就是刚说的样子,再就是朝中,中秋之后,班大人也站出来了,和靖王亲近得很。”既然是蓄谋已久的叛乱有朝中重臣参与进来也不算意外,不过听到“班大人,这三个字,宋阳还是愣了下:“右丞相?”说完稍稍停顿片刻,又问道:“其他大臣呢?”

    “说穿了吧这件事到最后,就是靖王和平西王斗,其他不相干的贵族、大臣统统都是看热闹的。于我而言,在听你说过那些事情之前,我也没有立场的,只要别动我碗里的肉,谁当皇帝我都无所谓……………”说着胡大人的声音低沉了下来,语气很重:“镇西王现在被动得很了。最简单的,他回来时要不要带兵?带兵的话,出师之名何在,岂不是诏告天下他要回来夺权:不带兵说不定都过不了牙门军那一关,和送人头上门有什么分别。”

    宋阳对政事几于是一窍不通,应道:“当然要带兵回来,丰隆死了,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的,带自己的兵来夺自己的龙椅有什么不妥?”胡大人冷笑:“皇位可从来没有“该是谁的就给谁,这么一说。这就是刚才说到的,两个关键中的第二个了贼尼无鱼。”

    现在回想,无鱼号召佛门弟子“正觉正视听,不是专门针对宋阳。若再站得高一些就能明白,宋阳被竖成了靶子只是为了造势。

    只有一群和尚念叨着“妖邪将至”影响终归有限,但“妖邪难道是宋奇士?”一下子就变成了坊间的谈资,什么样的警告、预言都不如“八卦,流传的更广。

    让南里百姓在关注“宋奇士与和尚之争,的同时,也记住了来自佛门的预言。

    燕子坪周边信徒冲击封邑,也是这个道理,无鱼不想把宋阳怎么样,她只是要借着一桩又一桩的风bo把“妖邪降世,的预言散播出去,直到八月十五巡游惨祸,众人才恍然大悟,真的有妖邪降世啊,佛门高僧早都提醒过大家了,只是大伙都会错了意,还以为宋奇士有什么不妥。凤凰城内外几座大寺也同时对外宣布,他们之前召开法会警醒信徒,是得了无鱼师太的指点。

    一下子,提前向天下发出警示的无鱼师太声名陡涨,再加上她的佛名本就冠绝南理,到此刻只能用盛名无两来形容了,可以想象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寺、高僧宣布“真相”无鱼师太的威望还会再往上窜一窜。

    至于燕子坪周边、纠结信徒扰乱封邑的那几座大寺的主持,只是他们佛法不精,误会了无鱼师太的警告反正无鱼给他们传得是密信,旁人并不知晓。

    宋阳还真ting佩服无鱼的,这样的手段算得上“炒作,了。

    “整件事情,细节不谈,大概的步子几乎能想得到了。”胡大人也喝了。水,笑容略显无奈。

    宋阳点了点头,接口说了下去:“无鱼有了神佛之名,百姓都信她所言,很快她还会有个动作,佛家法事也好请阎王爷上身也罢,归根结底会说出一句:靖王当立,庇估南理安康富庶。南理百姓立刻就会去拥戴靖王。”

    左丞相冷笑:“燕国哀悼丰隆的国书怕是早都拟好了,第一本当以飞雀传递,估计过不了几天就会抵达凤凰城,其中应该会透lu出一个信息:靖王登基天下太平:镇西王称帝刀兵相见。”

    宋阳再次接口:“国内有百姓拥戴、国外有大燕相逼,皇家、再堂,除了镇西王的嫡系子弟,都会拥护靖王。班大人则以群臣之名,

    请靖王登基统摄天下,靖王称帝顺理成章。若没猜错,靖王登基后会把无鱼册封为护国法师,南理就真正成了燕国的后院了。”

    “镇西王要么顺应大势交出兵权:要么就统领西疆自封为王。前一选不必说了,选后者的话,他也胜算渺茫,西线将士对他忠心不假,但信奉佛祖的更多,靖王握住了“神佛,二字,几乎胜券在握了。”说完,左丞相思索了好一阵子,最终还是沉沉地叹了口气:“靖王在皇室有地位、班大人在朝堂有资历、无鱼在民间有声望,他们三个人联手……,这一局,难破。”宋阳闻言却笑了:“没事,实在拦不住的话,就让他先登基,咱再一把火把南理宫也烧了,不就是huā钱买地皮么,我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