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贪官

    第四十六章 贪官 (第3/3页)

还记得你另外一个身份吧?天煞妖星。你出生时燕国师就说你会乱世祸国…乱燕顶的世、祸景泰的国。照我说这不是巧合,是注定。”

    宋阳不mí信,可他的经历明明白白,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因燕顶那个笑话似的“预言,而起,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早都安排好了吧。

    任初榕lù出笑容,眸子又弯成了一双新月,说话时站起身,亲手被宋阳沏了一杯茶。捧着送上前:“我开心也不只是因为你救国救民,早就说过多少次,承邻只是小女子,不问国事只问亲眷你扳倒靖王,帮了父王、红bō府天大的忙,我不谢你,但是我真心高兴。”

    在封邑的时候,承邻郡主主持的可都是开矿建场、筹钱充军之类大事,什么时候也没给宋阳捧过茶水,宋阳受宠若惊,忙不迭接在手里,同时摇头道:“靖王才智普通,对付他不是难事,就算没我帮忙镇西王也输不了,充其量只是一时被动。”

    任初榕却正sè摇头:“才智是一回事,时势又是另一回事,这次靖王已经得了时势,只凭我们红bō府,真的难以应付了眼前那关都过不了,又何谈以后。”

    对宋阳,郡主不客套、不谦逊,只是实话实话,当得知中秋惨祸、

    靖王突起把持京师的噩耗时,承邻郡主的头立刻就大了。特意离开封邑,去到镇西王返京的必经之路拦截,把父王截住了。

    西疆兵马虽有调动,但镇西王还是决意孤身返京,他没法带兵回去,出师无名、士兵不愿内战、西疆各大营都被眼线监视、佛家成了靖王喉舌、京师卫戍精锐固若金汤即便镇西王统带重兵回去,这一仗也没法打,徒增恶名罢了。

    可京中出来这样大事,镇西王又不能不回去。留在西疆就是“拥兵欺君,、“自立为王”镇西王一生戎马,都在为国苦战,让他在晚年时背上这样的恶名,他宁愿自己返京与和靖王拼个玉石俱焚。

    女儿了解父亲,任初榕明白老头子的想法,她赶来只是提出了另外一个法子:王爷不带南理军马,但是可以带封邑武装“随行”

    西疆兵马调动逃不过京师的监视,但封邑中的武力都是“不存在。

    的,任初榕的想法是:表面上父王是一个人回去的,可实际里,封邑武装隐形潜踪追随,能混入城最好,混不进去就在外埋伏,真要京中镇西王出了什么事情,至少还能有一支兵马策应。

    这倒的确是个主意,总比镇西王一个人回去打架要好,但也不过“杯水车薪,吧封邑中现在能调用的:三百山溪蛮、三百回鹘卫外加一千两百训练得半吊子的石头佬,凑到一起也不足两千人,做奇兵还成,要靠他们彻底扳回局势就指望不上了。

    至于那支最最精锐的蝉夜叉,现在既没能真正收服、也不曾武装起来“尊使。又不在家,承邻没办法把他们调出来。

    或许是觉得封邑武装起不到用处:或许是不舍得把女儿女婿的那点家底无端挥霍掉,对承邻的提议,镇西王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拒绝了。

    任初榕知道自己劝不住父亲,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求能再随行一阵,送一送父亲,不料送行时忽然得来“京城平逆,的重大消息。初闻喜讯的时候,任初榕的心欢喜得都快要炸开了,可惜当时宋阳还在路上,要是在她跟前,一定能得个香软拥抱吧……

    任初榕给封邑中的小捕传了好消息,自己则不再离队,干脆随着父亲一起前往京师。最后任初榕还又解释道:“筱拂被我留在了封邑,那个时候,家里必须有个重要人物坐镇不用主持具体什么事情,但非得有这样一个人不可。”

    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大概交代,但一桩凤凰城叛乱,任初榕为宋阳担忧、替父王操心、同时还要遥控封邑,疲惫可想而知,除了那双漂亮眼睛依旧有神之外,就只能用“憔悴,来形容了宋阳当真有些担心的,因为精通医理所以明白,身体再好的人也会有个极限,超过负荷就会伤及根本药石难补,积劳成疾确有其事。

    任初榕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摇头道:“封邑的事情现在正是上劲的时候,暂时放不得,不过红bō府不用我再管,已经轻松许多了。”

    宋阳也摇头:“封邑的事情你交给我些……”

    不等他说完任初榕就笑了:“要么你就去杀人放火,要么你就去救国救民,常春侯还是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去吧,封邑交给你,我可不放心。”

    九月初六夜里,凤凰城终于遥遥在望,镇西王一行抵达近郊。不过王爷没急着进城,甩开大队,匆匆赶往城郊山庄,他要先见丰隆皇帝一面。!。找不到回家的路?百度搜索《伏笔小说网》就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