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传学授艺

    第五百二十二章 传学授艺 (第2/3页)

还可将真气寄蓄于他人或者外物,循机释放,其理论根据,已经开始涉及质能转换原理……

    “散聚篇”不仅仅关系到真气的聚与散,而且还推广到热力学“熵值”论以及混沌效应……

    ………………………………

    当高翔从书中的内容回过神时,这才发觉日已西斜,不知不觉中大半天已过。而王宗超与陈囤不好打扰他,只在一旁泡茶闲聊,茶水都不知道换过几盏了。

    “这书……”看着王宗超,高翔一时实不知道该以什么词汇来形容这书,任何精奥玄妙,威力奇大的武功秘籍,都无法比拟这本《阴阳易转论》。

    只因它彻底抛弃了任何玄之又玄,高深晦涩,语焉不详只可意会的语句,用一系列富有逻辑且可以实证的描述将真气的特性与用途说明得一清二楚,开始将其全面理论化系统化。

    读过这本书的武者,虽然武功不会马上跃进到何等惊世骇俗的地步,但内功的修炼与应用却无疑从此脱离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阶段,走上一条清晰具体富有理论支持的阳关大道。许多被各门各派视为秘而不宣的独门绝学奇招,对于他们来说都也不过是《阴阳易转论》上早有概况的某种真气的运用方式而已,不但可以轻易模仿再现,而且还可以抛弃其中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枝蔓,将其大幅简化,直指要害!

    哪怕武功已经到了天人境界的高翔,对于许多真气运用方式也只是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主义阶段。即使他可以如呼吸般娴熟自然地轻易运用出来,却不知其根本原理,即使真心想教授弟子,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让弟子长年累月反复演练,以求其中悟性绝佳者能够侥幸做到。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某些民间能工巧匠,虽然他们不明工程科学几何原理尺规作图,但却可以设计、制造出连这方面专家都要惊叹折服的,高度精准巧妙的建筑与器具。但这些却都是他们凭着过人的天赋与长时间积累下的深厚实践经验才能达到效果,很难推而广之,也很难更进一步了,更不提他们还有诸多“传男不传女”之类行业规则。

    正因为如此,高翔非常清楚这本《阴阳易转论》一旦广泛刊印,必然能够摧枯拉朽地彻底摧毁几千年来中华武学浓重的神秘主义、经验主义与门户之见,令武学在回归平凡的同时真正推广化普及化。让武者不再像零星传奇能工巧匠,而是像现代工程师一般可以大规模培养。同时也令同等境界的武者的能力会有一个相当大的飞跃,许多以往无法想象或者只有少数武者才拥有的特异能力将成为所有武者都视为平常的普遍能力。

    “这书是拿来当基础理论教材的。将一切归结为易于理解的二元论,不算难,再往后的三才、四象、五行变化全部没有。”王宗超笑了笑道,“不久前曾提到过开武术学院,但学院毕竟不能随便选几本秘籍当教材,所以草拟了一本,你先看看有什么要修改的。”

    “修改什么就先别提了……”高翔大摇其头,“我是想问你,你确定这种层次的东西,真能拿来向全天下公开吗?”

    “我都说了,这只是理论基础而已。”王宗超哑然失笑,“你觉得厉害,只是因为你早已是天人高手,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不过在转瞬之间。但对于普通武人来说,哪怕要在其中某个领域练出一点名堂都需要耗费数以年月记的时间,根本没你第一感觉中的那么厉害。整个领悟、修炼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思想又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你的意思是说?——‘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以高翔的修为,自然也不难读出书中的核心理念,沉思片刻之后,点头道:“这书的确切合玄门正宗理念,修炼者日后行事正邪尚且不论,但至少性格与行事都不致过分偏激冲动,不顾后果,否则就会失去阴阳相济之妙,修为大减。”

    “正是如此。”王宗超点头,又道:“若要天下兴武,第一步就非要让天下人弄清武道究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不可。如今人心大势,越来越趋于务实、重视实利。以神秘主义、飘渺玄学粉饰的事物,将来最多只能长久地吸引一小部分人,或者暂时性吸引大部分人,却无疑做不到流行普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也很可能让武术变成少数人所垄断的事物。

    当然,若有人以武术为非作歹,其危害也不可低估。为此,我留下一些制衡之法。”

    说到这里,王宗超将另一本较薄的书取出交给陈囤,道:“此为《辨气法》,其原理就在于真气性质与个人体质、性格以及生活环境、修炼方式息息相关,极具个人特色烙印,就如人的手掌纹理一般独一无二。运用真气杀人犯事,现场无论如何都难免有真气残留,若是精于‘辨气’,完全可以凭此解读犯罪过程,并循气机追踪嫌凶,这远比猎犬缉凶还要来得可靠有效,或者将其中蕴含的有用信息记下在日后作为指证真凶的证据。此法同理也可用于对付玄门修士行凶作恶!”

    陈囤眼前一亮,连忙起身,躬身双手接过,感慨叹道:“只要训练出一批精于‘辨气’的人才,必可大大遏制以武术行不法之事,谋不当之利的风气。”

    “除此之外,还有这个。”

    随后,王宗超又取出一个木箱,木箱打开,只见其中放置的却是上百把短刃,以及一本名为《修神篇》的书本。

    “这又是什么?”高翔好奇地问道。

    “高兄不妨手握一把刀刃,将其当成一把心神相合的随身兵刃试试。”王宗超呵呵笑道。

    高翔闻声取刀,将真气注入,默默存想心与刀合,以刀对敌,下一刻,眼前景物随之大变,他已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在一望无际的虚空之中,无数刀剑利器的虚影虚空漂浮,绽放各不相同的浩然光华与凌厉锐气,时而又闻金风刀鸣、苍苍剑啸、有人弹剑高歌、有人咏剑吟诗、有人纵马横枪、有人挥刀斩浪、有人生死对决……无数惊俗绝艳的武技如走马观花般演变不绝,又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但即便如此,那无穷无尽的奇学绝艺,惊艳一招,在转瞬间已不知给高翔带来多少冲击,触发了多少武学灵感,但当他还要看个分明时,却只觉无穷无尽的武学信息冲击而来,头脑一阵眩晕间,随即已回归现实。

    王宗超随即解释道:“此为‘九空武界’,乃是人间武道意念汇聚形成的空间,不过你刚刚所进入的只是武界边缘地带,一切并不稳定,只有当人间武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稳定下来。”

    高翔啧啧称奇,随即又问:“但我看那些绝学不少精奇玄奥到有违世间任何武学套路的地步,若是真有此类武学,我怎会一无所闻?”

    “许多的确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武学,而是来自异界的武学意志……这些短刃名为‘九空之刃’,乃是以‘大邪王’与‘天命’两柄通灵奇兵的碎片重铸,手握短刃,即可凭意念进入‘九空武界’……”王宗超作了简单说明,如今“九空武界”之内的武学已经不仅仅限于风云世界,而是开始呈现出许多其他异界武学的片段。虽然还只是只鳞片爪,但已证明“九空武界”还在不断成长,且开始将领域扩展到其他武道鼎盛的世界去。

    “不过以意识进入‘九空武界’,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高兄是天人高手,这才影响不大。至于普通武者,则需先修习《修神篇》以强化心念,且需量力而为,不可久观。

    不需担心‘九空之刃’落入歹人之手,只因每一柄‘九空之刃’都能相互感应,锁定各自位置,而且任何用心邪佞、理念极端者都会遭‘九空武界’排斥,不能进入,即使强行进入,也必遭反噬。

    除了观摩武学之外,‘九空武界’也可让人观察过去。若遇上什么毫无线索的悬疑重案,不妨依照此法再现案情。所以陈囤你不妨为每一柄‘九空之刃’专门训练配备一批侦查员。不过这些短刃政府只能掌控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应由民间控制,相互监督。

    另外还要注意,一切只限于‘九空武界’所能影响的地域,即使从今日起武道开始在全中国普及化,要做到这点至少也需两三年时间,正好给你时间训练相关人员。”

    王宗超清楚说明限制,虽然眼下“中洲武神”已开始对这个世界有所影响,但还远远未到将神域的影响力遍布整个华夏的地步,要不是这样,当初那群幕后搅局之人根本无从逃遁!

    陈囤心悦诚服,充满自信地回应道:“有了这些保证,我便可放心在全中国推广武学,令全民习武,健体强心!”

    “听起来,你对于一统南北中国已是信心十足?”王宗超目视陈囤,开口问道。

    “正是如此!”陈囤坐姿笔直,以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应道,“只要修真者不再大举干预,最多三年,甚至在一年之内,我就能令南北结束分裂,实现一统!”

    王宗超点点头:“在正面战场上,你遭遇大规模的成军修士阻击的可能性的确不大。不过你治理下的中国必将面临着许多各怀心思的修士以及其他超能力者的挑战,他们的能力比武者来得更加变化奇诡且更难以应对,你可有信心面对这样的挑战?”

    陈囤双目锋芒逼人,口中一字一句,仿佛将每个字化为铅块往地下砸:“我会与之斗争到底!”

    “很好,这段时间来,我也能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