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偷梁换柱

    第六十一章 偷梁换柱 (第2/3页)

    楚铮只好跑到帐门口与亲兵交待了声。不一会儿,楚原亲自端着一盘清粥点心走了进来,一进帐便满怀期待地看着楚铮。楚铮摊摊手,冲郭怀撇撇嘴以示无奈。

    楚原翻了个白眼,失望之下托盘放下时铛地一声响。郭怀扭头看了他一眼,楚原顿时直冒冷汗,忙轻手轻脚的将粥与点心置于案上,躬身道了一句:“大帅慢用”尔后便逃一般地出帐而去。

    郭怀又气又乐,本想叫他回来,可想想还是算了,只是对楚铮道:“铮儿,你过来。”

    “大帅同意末将领军出战了?”楚铮一副又惊又喜的模样。

    郭怀无奈地摇了摇头,道:“铮儿,本帅知道你马上马下功夫均极为了得,但打仗绝非儿戏。尤其千军万马中,任你武艺再强,一支流矢或许就可致你于死地。本帅征战多年能活到今日,一是靠运数,二是靠身边亲兵誓死护卫。当年本帅初至北疆,所带的三百侍卫只有二十余人尚人世,其余皆已战死沙场。铮儿……”

    “大帅,”楚铮打断道,“末将既已从军,这番话便已不是理由。何况若是末将并非家父之子,大帅还会推心置腹与末将谈这番话吗?再者,末将麾下如果并非禁卫军,而是三千普通将士,大帅还会这般谨慎么?”

    郭怀一窒,摇头道:“你与你父亲一般能言善辩。算了,本帅将你留下自有道理。”

    “有何道理请大帅明言。∵∴”楚铮有些急了,“久闻大帅当年北疆任统领时,对世家子弟与平民一视同仁,只重其材不论出身,正因如此,当初北疆大营内既有樊副统领和王将军这等世家杰出之士,又有孟统领、华将军等骁勇善战的平民将领,这些人等日后都立下赫赫战功。可是经这段时日相处,末将为何总觉得大帅与传闻中大不相同了?”

    郭怀一愣,回想当年自已北疆事事秉公而断,将朝中大小世家都得罪个遍,虽说有先皇背后支持,但自己也确实从未惧怕退缩过。可如今只不过有那么几个官员上门拐弯抹角详情,自己怎么就变得这般瞻前顾后了?

    难道真如当年楚名棠所说的世家只有替难以消亡,而象自己这种朝中为官已久之人,已不自觉地成为其中一员了?

    想到此郭怀不由出了身冷汗

    楚铮见郭怀仍不言不语,心中有些急躁,难道非要『逼』自己用那不得已的手段不成?只好又退一步道:“大帅若是对运用三千禁卫军有顾忌,可那五千南线大营的黑骑军总行吧?黑骑军乃我大赵精锐之师,洪文锦等远道而来,却因末将之故做此看家护院的事,末将这几日无脸都再见他们了……”

    “不必再说了。”郭怀道。

    楚铮心中一凉:“大帅……”

    郭怀回到案前,喝道;“楚参将听令!”

    楚铮不由自主抱拳俯首应道:“末将。”

    “命你率麾下八千人马前去增援孟统领部,并听其号令!”

    楚铮大喜:“末将遵命!”

    郭怀看着楚铮良久,欣慰地说道:“铮儿,本帅先前确是顾虑太多了,幸得有你点醒。∵∴不过禁卫军毕竟初登沙场,不可随你意胡来。”

    楚铮笑道:“大帅请放心,末将担保麾下三千禁卫军无一贪生怕死之辈,日后就算真有阵亡之人家中胆敢胡『乱』纠缠,末将也愿一力承担。”

    “本帅既已同意此事,难道还承担后果么?”郭怀哼了一声,道,“还这边做甚,事如你愿,快去点兵起程吧。”

    “军令啊,大帅这可不能忘。”楚铮叫道,“末将身边若无军令,孟统领非治末将擅自动兵之罪不可。”

    “说得也是。”郭怀一笑,道,“本帅这边有三道军令,需你转交孟统领。”

    三道军令?很好很好。楚铮暗喜,忙跑到一旁案前研墨。他是帅帐参将,郭怀平日所下军令均由他或傅平二人所写。

    郭怀见楚铮已执笔等候,便将三道军令一一口述。第一道自然是命楚铮率军赶赴阵前,并归孟德起节制;二是为消除东突厥疑虑,命孟德起见机出兵歼灭小部西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