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堂争执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堂争执 (第2/3页)

疆大捷的封赏之策,可是以礼部侍郎梁临渊为首的一干儒生百般刁难,相国大人将他们逐出大殿,这十余人竟宫门外长跪不起,有的甚至于以死要挟皇上。∵∴皇上,这等人留朝中又有何用?”

    楚铮明知故问:“这倒奇了,北疆众将领因军功方得朝廷封赏,与梁侍郎他们又有何干了?”

    赵应解释道:“你有所不知,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提出的封赏之策涉及甚广,不仅有北疆大营将领,还有南线大营和西线大营两位统领大人。”

    “原来如此。不过三位边疆大营的统领大人均任职多年,照我朝惯例,早该调换了,这事梁侍郎有何可争的。”

    赵应道:“此次封赏争论关键于北疆大营孟统领和右将军邱亦生,功报上这二人无功无过,孟德起统领平调至兵部任右侍郎,而邱亦生则被调往南线任江都郡大营主将,是降了一职……”

    楚琳打断道:“皇上,孟德起和邱亦生之事太尉大人和相国大人不是已向你禀报过了吗?这二人不服军令,未曾治罪已是宽宏大量了。皇上,对梁临渊这等扰『乱』朝纲者,不可姑息,应严加惩戒。”

    赵应苦笑连连,他本是想前往太平宫,来凤鸣宫只是顺道探望,只是听说楚铮已经去了,便此等候,并未想议今日早朝之事,没想到楚琳对此知道得一清二楚,只得搬出姑姑赵茗来挡驾:“太后,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等孩儿禀报皇姑姑后再议也不迟。”

    楚琳转首问楚铮:“铮儿,方才你去太平宫,可曾见到大长公主?”

    “未曾。∵∴”

    楚琳对赵应又道:“大长公主为了敏儿伤势,不知何时才能出关,这事难道就这般拖下去?何况此次封赏主要依据北疆宣抚使团所上呈奏折,上面还有王老侯爷和郭大人的印章,众多大臣都无异议,就梁临渊这些人等多事。”

    赵应有些犹豫,可一想到姑姑那张冷若冰霜的面容,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

    楚琳见他这副模样,不便过份相『逼』,只得作罢:“皇上既是有了定夺,本宫就不再过问了。方才言语有些过了,还望皇上莫放心上。”

    赵应起身道:“太后教导孩儿本是应该,可是皇姑姑那里……”

    “好了,不必再说了。”楚琳道,“本宫明白,其实大长公主亦有不是之处,皇上早已成年,即位之初就应亲政,她管得太多了。过几日本宫再好好劝劝她。”

    赵应心中感激,俯首道:“多谢太后。”

    赵应又问了楚铮几句,确认姑姑不知何时才能见自己,暗想早朝之事正可借此推托下去了,不由一阵轻松,便与楚铮扯起家常来。

    几人聊了一会儿,赵应甚感舒心,太后虽不是自己亲生娘亲,可对自己慈爱之情溢于言表,即便为了一些生活琐事责备几句,可听了亦叫人心里暖融融的,而楚铮则举止有礼,妙语横生,时不时令人捧腹,何况还有柳轻如这等国『色』天姿的美人一旁,是养眼。∵∴因此当楚琳留三人中午凤鸣宫用膳,赵应假装推辞了几句便答应了。

    午膳仍是由御膳房闵副总管掌勺,楚铮上次是一路奔波饿慌了,可这几天经过紫娟私房小菜的调理,胃口又给养刁了,对这种『色』艳味浓的菜肴兴致缺缺,只是姑姑面前不好表『露』,于是吃个几口就赞上两三句。

    孙得山忽躬身走了进来,楚琳见了,问道:“小得子,何事?”

    孙得山答道:“回太后,门口几个小奴发现园林里有两人向宫内张望,便上前盘查,一问才是礼部侍郎梁大人和皇后娘娘身边的小厮,说是来找皇上的。”

    “梁侍郎?”

    楚琳皱了皱眉,看了赵应一眼。赵应忙道:“太后,孩儿亦不知此人怎的寻到凤鸣宫来了。孙总管,烦劳你转告梁临渊,命他即刻出宫,有事明日早朝再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