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逐鹿中原 第八章 有心投效

    第六部 逐鹿中原 第八章 有心投效 (第2/3页)

自己爱婿谋个好前程,可此事一出,先前所托的几位故交好友便开始吱唔搪塞,渐渐都没了消息。郑重心忧成疾,加之年老体弱,不久便郁郁而终,周豫亦是心灰意冷。不再奢望出仕为官……”

    听到此处。楚铮不禁双眉一扬,李兴赶紧又道:“可周豫淡了为官之心。但其妻即郑重之女却对此颇有怨言。郑重生前门下弟子近百人,有一官半职在身不在少数。每年郑重祭日,前呼后拥地官员来者甚多,而周豫作为主人,一介布衣分外显眼。加之周豫此人为人豪爽仗义,却又甚重颜面,花钱似流水,可郑重留下的家业却并不丰厚,据小人所知,这两年周豫夫妇家境已是捉襟见肘。因此听说韦尚书已辞世,在其妻的劝说下,周豫便再度有了出仕为官之意。”

    楚铮沉吟片刻,问道:“那……他为何不投效方家?”

    楚铮这般问是有道理的。方家号称书香世家,家史渊源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东汉年间。大赵建国以来,在琴棋书画领域方家出过好几位才华横溢之士,论实力虽然在朝中几大世家中一直敬陪末座,却以此独竖一帜,在文人墨客心中威望甚高。

    反倒是这十几年来,方令信和方令明两兄弟一个贵为当朝相国,一个统率西线大营,在朝中论实力可与楚王两家平起平坐,可两兄弟诗文都没有什么惊世之作,方令信年轻时更是有京城浪荡子的恶名。ˋˊ其子方中诚也就是楚铮的二姐夫,从小亦喜欢舞枪弄棒,成年后便在禁卫军的效力,最近才弃武从文。如今在京城所公认第一才子,却是礼部侍郎梁临渊,方家勉强可与其相提并论的也只有刑部尚书方令白了。

    “这个,小人不知。”

    李兴低着头,不敢看楚铮。他曾听到过传言,周豫曾赴京去方府门前投过名刺,却等了多日亦未见回音。只得郁郁而归。为此李兴还特意问过周豫,周豫自然矢口否认。李兴虽半信半疑,但自己既是向公子举荐此人,这等犯忌之事还是不提为好。

    楚铮亦并不在意,似周豫这等以才气闻名之人,若是替世家为间。无论成功与否传出去都是身败名裂。周豫应该不会自甘堕落到如此地步。

    “李兴,”楚铮忽又想起一事,“今日在城外,安阳知府刘海对这周豫似乎甚有敌意,这是为何?”

    李兴笑道:“公子有所不知,他二人恩怨由来已久。当年在宴席上吟诵韦尚书新诗的那位官员就是刘海,那时他还是汝西县县令,本想讨好尚书大人,却不想弄巧成拙。原本定于年后升任知府之事莫名其妙给压下了,若不是花了重金去吏部上下打点,恐怕刘海地仕途就此止步了。ˋˊ他不敢对韦尚书有何怨言。只好恨到了周豫头上。而这些年周豫在安阳府境内声望极高,寻常百姓有何冤曲时常向他求助,在公堂之上曾与刘海多次交锋,刘海败多胜少,更是对其恨之入骨。若非周豫此人自身持身秉正,又有不少同门在各地为官,恐怕早已被刘海诬陷下狱了。”

    原来如此。楚铮微微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忽道:“你既是如此推崇此人。想必府中定有不少他的文章,拿来看看吧。”

    李兴忙道:“有,小人这便去取。”

    不一会儿,李兴捧来了几大摞书卷,堆在案上如座小山一般。楚铮翻了个白眼,对李兴说道:“行了,你下去吧。”

    李兴愣了下,应道:“是,小人告退。”

    李兴刚走到门口。楚铮忽然又道:“李兴。”

    李兴转过身来,俯首道:“公子还有何吩咐?”

    楚铮随手拿起一本文集,问道:“大哥何时可抵达卢县?”

    李兴心中一紧,却不敢再有任何隐瞒:“据平原楚府的家人来报,大公子最迟后日可到。”

    “后日才到啊……”楚铮想了想道,“也罢,李兴,明日行程取消,等大哥到了后再一同起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