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二、佟家

    一六二、佟家 (第2/3页)

,你们怎么选了这么一门亲?我原来已帮着看好了几家闺秀,没想到你们反而先定了。”

    氏不敢说话,端宁有些紧张,小心陪着说了几句好话,母听了半晌,才叹道:“罢了,武家姑娘我也听说过,还算不错,既然孩子喜欢,就将就了吧。那几家的姑娘,只好便宜端哥儿的几个表兄弟了。”

    她话音刚落,众人都暗暗松了口气。淑宁还没来得及在心里念完一句佛,就看到外祖母招手让她过去。

    她乖乖走近去任外祖母拉着手细看,又乖乖回答了几个问题,只听得母又叹道:“这孩子瞧着倒有几分皇家地气派,可惜了。”淑宁大惊,迅速望了母亲一眼,氏忙道:“额娘,这孩子粗笨着呢,可当不起您这话。”

    母微微一笑,瞥了她一眼:“急什么?好好的孩子,哪里粗笨了?亏你说得出口。放心,我知道你们的心思,自然不会让外孙女吃苦。”

    她又牵着淑宁的手看了好一会儿,才转头对女儿女婿道:“你们既然想让端哥儿出仕,干脆带他到二伯家里坐坐。我听说他今儿在家呢,顺便帮我捎几盒点心给你二伯母。只是两个孙女儿还未下学,留你们闺女陪我说说话吧。”

    张保与氏应了,后者还给女儿使了个安抚的眼色,带着端宁离去。

    以往淑宁虽跟母亲见过外祖母好几回了,但单独相处还是头一次。幸好外祖母人并不难应付。跟自家老太太完全不同。她一直很慈眉善目地微笑着,说话也慢条斯理,而且很会调节气氛。淑宁起初正襟危坐,不敢怠慢,后来见老人家和颜悦色,便放松下来。

    起初母问了些针线女红上的事,问得很细,包括她学了哪种针线。会不会做衣裳。平时都做些什么。等等。应在今年下雪前孝敬她几对棉袜棉手套,她才满意地换了话题。

    接下来是问功课,不是琴棋书画,而是经史。淑宁学经史,是很多年前地事了,已有些淡忘,母道:“这些学问上的 甩棍前锋5200事。咱们女子不必深究,只是也该知道些大概,别人问起不

    窍不通。我看你从前也是学过地,这个冬天就好好从前地功课都拣回来吧。”淑宁只好低头应是。

    这时已近饭时,氏的两个正经孙女过来了,一位十一,一位九岁。年纪都尚小。表姐妹们见过礼。才重新坐下说话。淑宁这时才知道,原来两位表妹小小年纪,也在学经史。不禁有些叹服。母却笑道:“不过是知道些皮毛罢了,难不成还真指望她们写出文章来?”

    两位表妹不好意思地笑笑,谦虚几句,聊起别的事。淑宁在旁边冷眼看着,觉得两个表妹虽然容貌平平,却行止端庄,一举一动,都很严谨,而且十分善于察言观色,小小年纪,就比许多大人都强。

    真不愧是有名地后族,但这样活着不累么?淑宁自问在礼仪方面已做得很好了,但面对表妹们,还是有些自愧不如,便悄悄重新坐直了,说话时更小心,手脚也摆得更规矩了。

    母和孙女、外孙女们说起家务上的事。淑宁接触这方面地事已有好几年,倒是对答如流,老人家很满意。但两位表妹年纪尚小,有许多不足处,母便传授了许多自己地经验。淑宁在一旁听着,获益匪浅。

    不一会儿,管家来报说,二老爷府里留姑太太一家吃午饭。于是母一摆手:“淑丫头跟我们一起吃吧。”

    这顿饭却吃得淑宁极辛苦。一来是规矩严,连碗筷不小心碰出声音来,都要被外祖母望上几眼;二来她们吃地是面食,厨子手艺却一般,咸菜贼咸。淑宁就着半碟子咸菜勉强撑了两个饽饽下去,喝了碗面汤就不吃了,心中万分想念家中做的美味面食。

    所幸饭桌上只有女眷,舅舅去了衙门办差,外祖父则一向是自己用餐的。淑宁心想:大概外祖母也怕外祖父吃饭时训人,坏了众人胃口吧。

    饭后服侍外祖母歇了会儿觉,表妹们是早早告退了,留下她给老人家捶腿。她口干得要死,只能强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