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零、新妇

    一八零、新妇 (第1/3页)

    崔嬷嬷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淑宁有没有在新年里偷懒。其实这是非常肯定的,所以淑宁挨了几戒尺,又重新开始练习走路站立坐下起身,幸好她在满月酒过后的悠闲日子里一时心血来潮,稍稍复习了一下宫规礼节,不然会更糟。

    渐渐地她又把学过的东西拣起来了,并且慢慢地加入了新的内容,吃饭喝茶说话拿东西,笑该怎么笑,该怎么低头,吃喝到不好的东西该怎么处理,等等。这部分内容倒是不难,淑宁从小就已经习惯了。只是后来崔嬷嬷又叫人买了一堆五文钱一个的粗瓷碗碟回来,时不时地在她周围摔破,要求她对意外状况做到八风不动的地步。起初她每次都会被吓一跳,过了几天只是挑挑眉,又再过几天,已经视若无睹了。

    背诵的东西也不再是宫规礼仪,而是一些相对而言比较难以言表的东西。最初是宫中所有后妃的家世、出身、性情、爱好、忌讳;然后是宫中执役的有头脸的太监宫女的名字与职责,淑宁就看到了上次那位明澜姑姑的名字;接着便是各大王公府第的情况。她这才知道原来当红的康亲王与已经没落的巽亲王府从前是一家,都是礼亲王一系的后人;而桐英所在的简亲王府,与她小时候听过的郑亲王其实是一脉相承。

    说起来桐英家兄弟姐妹真多啊,济济一堂。今年新春,他刚添了一个小弟弟,仅在兄弟中就排行第十二,生母是正得宠的庶福晋王氏。桐英的继母虽然姓博尔济吉特氏,却不是蒙古王公的女儿。父亲只是正三品的一等侍卫,然而侧福晋高氏却是三品轻车都尉之女,两人眼下正斗得厉害。

    看来简亲王府果然很复杂。怪不得桐英三天两头地跑出来。她想想自己,难道要嫁进这样的家庭吗?她有些犹豫。伯爵府这样的大家族,她已经有些受不了了,而简亲王府看来就更……

    不过她想到桐英地好,又觉得自己不该动摇。正胡思乱想间,崔嬷嬷一尺子打过来。道:“姑娘怎么走神了?请认真些!”淑宁抿抿嘴,又重新背起书来。小刘氏在廊下看见,忙走过来请求崔嬷嬷手下留情。

    这些天小刘氏与小宝都没离开,一直住在槐院里。不知她是不是从佟氏那里得了什么话,对淑宁十分照顾,亲自照管她的饮食,还常常给她做补身地东西。她很少干涉崔嬷嬷的教导,但对淑宁挨打这件事十分不谅解,每次见到都会开口求情。但崔嬷嬷是佟家供奉。怎么会把姑爷的一个侧室看在眼里?因此每次都驳回来了。

    淑宁看出她对小刘氏母子有些轻视,心中恼火,板着脸说了句:“嬷嬷虽然资格老。但也不该对姨娘这般无礼。”然后也不多说,拉过小刘氏就走。崔嬷嬷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只是扬声道:“姑娘还未背好书。不能走开。”淑宁只当听不见。

    她拉着小刘氏回房,劝对方早日带着小宝回房山去:“小宝弟弟还要上课呢,何况开春农忙,那边总该有个主人家压场才是。”小刘氏却笑道:“你是听了府里的闲话,怕我受委屈吧?怕什么?我如今不在乎那些。老爷太太都不在,叫我丢下你们几个小的回房山过太平日子,我做不出来。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现在见了你挨打,我不放心。再说,将军府那边派人来瞧九或送吃食什么地,咱家没个辈份大些的人接待可不好,总不能事事都指望大太太那边。”

    淑宁虽然知道她说得在理,但仍不肯让步:“嬷嬷打我看着重,其实不痛,她们这些人都是知道分寸的,要是打得重了,留了疤痕,可就糟了。所以姨娘不必担心。”她好说歹说,小刘氏勉强让一步,答应让儿子先回房山去,自己则等端宁小两口回将军府住对月时才回,但之后则每隔十天八天就回伯爵府住几日。

    淑宁扭不过她,只好应了,心想至少小宝不会受自家那几个堂弟欺负,也是好的。她送别小宝时,还嘱咐他别光顾着读书,每日都该出门走走,哪怕佃户们怎么种地也是好的。小宝郑重应了,又凑到她耳边说:“姐姐在家里,多照应我娘。嫂子那边的七喜和八福,昨儿说我娘坏话呢。”淑宁皱皱眉,点头答应。

    原来真珍陪嫁过来的丫头里,七喜和八福两个长得有几分姿色的,心头都有些高,一过来,便把端宁身边侍候的几个丫头当成眼中钉,时不时地拿话挤兑。端宁宣布过梅院地规矩后,她们平息过几日,后来见端宁公事繁忙,内务都是自家小姐料理,除了二嫫偶尔会教训她们几句,并没有人会多管,便大胆起来。

    小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