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郝摇旗为什么撤兵

    第十三章 郝摇旗为什么撤兵 (第2/3页)

们装备好待遇高,打起仗来以一当十,是全军中的精华。换句话说,郝摇旗在哪里,大顺军的主力就在哪里,如果判断错误贸然出击,实力较弱的恭义营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去不去救援通城,这个问题同样令人头疼。

    通城只有滕双林刚刚招募的二百新兵,城池又遭到过水匪的破坏,哪怕郝摇旗没有亲自出马,也很难挡住大顺军的进攻。友军有难,理应拼死相救,但是能不能及时赶到通城,赶到之后能不能守住通城,能不能同时确保崇阳的安全,都要划上一个问号。

    恭义营众将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国栋和谭啸主张救援通城,汪晟却觉得其中风险太大……但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崇阳文武事关自身安全,纷纷表态支持汪晟,争到最后,连士绅商贾都掺和进来了。

    听说大顺军进攻通城,苏汉章和于三郎都着了慌,“金不换”和“通江商行”在通城开有分号,除了钱财产业之外,还有家人属下在那里照看,这下都有生命危险,两人因此来到恭义营,请汪克凡务必发兵相救。

    汪克凡却婉言拒绝了他们。

    苏汉章和于三郎不敢多说什么,但明显非常失望,汪克凡好言安抚一番,又亲自把他们二人送出大门,转身回到中军厅,周国栋等人立刻迎了上来。

    “云台,真的见死不救,不管通城了吗?”周国栋的语气很冲,毫不顾忌汪克凡是他的顶头上司:“你不是早就说过:‘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怎么事到临头却是另一套呢?”

    汪克凡伸手在太阳穴上点了点,对他笑着说道:“打仗得多用用脑子,把你自己想成郝摇旗,他为什么要从崇阳撤兵?”

    “这个……,久攻不下嘛,自然就撤兵了,看通城比较好打,就去欺负滕双林了。”

    汪克凡摇了摇头:“郝摇旗一万五千人马,兵力是我军的十倍,就算要去打通城,也可以分出一支人马继续攻打崇阳,没必要撤回蒲圻……”

    众将都是一楞,仔细想来,郝摇旗的行为是有些古怪,他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哪怕要去攻打通城,也完全可以留下一支人马,既能牵制恭义营,又可以保持对崇阳的威胁。

    还有一件事也很奇怪,大顺军一夜之间悄悄撤走,随后却又大张旗鼓向通城进兵,仿佛唯恐明军不知道他们的行踪。

    吕仁青左右看了看,见众将都是疑惑不解的样子,压下心中的得意之情,躬身行礼答道:“依末将之见,郝摇旗之所以撤兵,就是为了引诱我军救援通城!”

    他的眼光比周国栋等人都要高明,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关窍,大顺军如果没有撤兵,崇阳的危险没有解除,恭义营就不会去救援通城。

    “不错。”汪克凡点头说道:“郝摇旗故意示我以弱,就是为了声东击西,真正的意图还在崇阳!我可以肯定,郝摇旗既不在通城也不在蒲圻,而是暗中埋伏在崇阳附近,正等着恭义营自投罗网……”

    崇阳船只不多,隽水河水路也在大顺军的控制之下,恭义营去救通城,要么走羊楼洞大路,要么走龙窖山小路,郝摇旗可以在半路上从容设伏,将恭义营一举消灭,也可以趁着崇阳兵力空虚,突然杀个回马枪夺下城池。

    众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