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阿喀琉斯公公

    第六十三章 阿喀琉斯公公 (第2/3页)

着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全身上下刀枪不入,只有脚后跟是弱点,后来被阿波罗一箭射中脚后跟就挂掉了,这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

    大明朝没几个人知道《荷马史诗》,庞天寿起了这个洋名字。心里虽然非常得意,但每次说出去都没人理解,只和西方的传教士才有共同语言,汪克凡能一口道破这个名字的来历,立刻被他当成了知音。

    “阿喀琉斯?这个翻译太好啦!我不叫‘亚基楼’了,我以后就叫阿喀琉斯!”

    庞天寿如获至宝,欣喜不已,拉着汪克凡猛聊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汪克凡虽然知之不多,但像宙斯、耶稣和雅典娜什么的,比较有名的人物还是知道的,在关键时刻附和几句,正挠在庞天寿的痒处,老年人天生话多,越聊越开心。

    汪克凡有意凑趣,是因为庞天寿值得拉拢。

    司礼监是内务府12监之首,司礼秉笔太监算朝廷“内相”之一,离太监界的老大“司礼掌印太监”只有一步之遥,隆武帝身边的太监快死光了,庞天寿必然会在宫中坐大,甚至会出任司礼掌印太监。

    太监和皇帝是一派的,和内阁天生是冤家,南明时期的皇权大幅降低,太监也跟着威风大减,但不管怎么说,司礼太监掌握着“披红”的权力,可以和内阁相互牵制。

    庞天寿本人也非常特别。

    他因为信仰天主教,所以在宫中大力推行西方文化。在真实的历史上,隆武帝挂了之后,庞天寿又投靠永历帝,把两宫太后、皇后以及永历的太子都发展成了教徒,在永历皇帝的皇宫里盖了一座教堂,带着太后皇后和太子一起拜耶稣,永历卫队的旗帜上也都画上十字架和拉丁文……

    除了文化方面,庞天寿还懂西方的科学知识,他主持铸造了一批红衣大炮,在抗清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人,将来用得着!

    汪克凡把话题渐渐扯到了那三百名葡萄牙兵身上,说起火枪大炮什么的,他的知识就不亚于庞天寿了,两个人聊得更加投机。庞天寿兴致高涨,猛吹了一通这支佛郎机洋枪兵如何厉害,汪克凡欲擒故纵,表示不信,庞天寿就非要拉着他去见识一下。

    “汪将军不知道吧,这伙佛郎机兵用的是新式的西洋火枪,不用火绳的!”

    “噢?是燧发枪么?”汪克凡心中一动。

    “嗬!你连燧发枪都知道么?”庞天寿惊讶无比。

    “嗯,我也是听佛郎机人说的。”汪克凡随口应付过去,抬头一看,前面就是那三百名葡萄牙兵。还有一名随军的神父。

    大家互相介绍,这位神父是个德国人,中国名字叫瞿纱微,在这支葡萄牙部队中威信很高。

    仔细看这些葡萄牙兵的装备,果然是燧发枪。请他们试射了一下,无论是操作性还是射击精度,都比火绳枪高出很多。

    “神父,我想买一批燧发枪,可以么?”

    “啊,我很想帮助你。但是很难买到,买到也很难运来中国。”

    燧发枪在西方也算先进武器,各**队正在用燧发枪大量换装火绳枪,不会当做商品出售,更没人万里迢迢运来中国贩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