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宰相气度

    第十一章 宰相气度 (第2/3页)

,但天性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在旁边看不下去,就冲进来打抱不平。

    “哈,这不是张家玉么!听说你招降了几万贼寇,没有吓到令尊令堂吧?”那伙文官里又有人揭短。

    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抓住了张家玉,张家玉起初不投降,李自成就威胁要杀掉他的父母,张家玉就跪下投降了……这本来也没什么,但张家玉是广东省东莞人,父母都在东莞老家,李自成想杀也杀不到,张家玉因此投降农民军,被当成一个笑话在官场广为流传,都说他贪生怕死又虚伪,搞得张家玉声名狼藉。

    “我,我……”张家玉如鲠在喉,不知该怎么辩解,他当时以为要改朝换代了,就是想投降农民军,辅佐新朝,但这种话现在肯定不能说。

    轰的一声,场面更加乱了,文官们得意洋洋,围着朱天麟和张家玉百般羞辱,有狂妄的甚至动手动脚,推推搡搡。辩论的话题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把你这个人搞臭,你说的一切自然都是错的,这些文官们最擅长此道。

    “够了!乱轰轰的像什么样子,都不用办理公务了吗?快散了吧……”

    人群外突然传来了威严的呵斥,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兵部侍郎文安。兵部侍郎是三品大员,而且是正堂官,属于高级领导,这些官员中有一大半都是兵部的,文安一发火,立刻镇住了场面。

    张家玉还在发愣,朱天麟扯了扯他的袖子,向着文安遥遥一躬,转身匆匆而去。见他们两个正主跑了,那些官员只好跟着散了……

    朱天麟和张家玉出了六部衙门,家人牵过坐骑,两人上马并驾而行,边走边聊。一个是贫寒农家子弟,对百姓的疾苦有切身体会,一个是仁义心肠,对农民非常同情,两个人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聊得非常投机。

    说起朱天麟的奏本,两个人的意见也大致相仿,仅凭大明的力量无法对抗满清,形势所迫,必须和大西军联手,至于张献忠如何处理,那是具体的技术问题。

    “此事关系重大,不知皇上会如何批复。”朱天麟忧心忡忡。

    “不用担心,当初招抚忠贞营的时候,朝廷里也是鸡飞狗跳,好像天塌下来一样,最后还不是皇上乾坤独断,湖广才有今日之局面。”张家玉的脾气比较直,看不惯的就要说。他是兵部给事中,属于言官,这也是他的职业习惯,一开口往往就打击一大片,所以在朝廷里得罪的人很多,几乎混不下去了。

    “若是百官一致反对,皇上怕也顶不住。唉,你我位卑言轻,帮不上多大的忙啊。”朱天麟虽然把奏本递上去了,但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但眼下形势如此危急,他又恨不得立刻和大西军联盟。

    “其实……有个人能帮忙的。”张家玉沉吟说道。

    “噢!是谁?”朱天麟急忙询问。

    “提督操江,汪克凡。”张家玉的话声未落,朱天麟的眼睛亮了起来。

    “哈,咱们想到一起去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