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横空出世的名将——牛忠孝与王进才

    第一六八章 横空出世的名将——牛忠孝与王进才 (第2/3页)

软磨硬缠,最后牵走了两百匹战马。听说这个消息后,帖兆荣和汪猛都被气坏了。

    缴获的战马虽多,这样下去也会被各营瓜分干净,帖兆荣和汪猛连忙找到汪克凡,请求为骑兵营配备双骑。两个骑兵营原有四千多名骑兵,四千匹马,加上衡阳之战缴获的四千多匹战马,正好一个骑兵配两匹马。

    “骑兵营里都是老兵,知道怎么爱惜牲口,这几千匹战马放在我们那里,绝对照顾得膘肥体壮!而且有了双骑之后,长途行军可以中途换马,打起仗来更是无往不利……”

    帖兆荣滔滔不绝,汪猛在旁边帮腔,骑兵可以慢慢训练,先把这几千匹战马要到手再说。

    汪克凡笑着问道:“怎么?听说滕双林要走了两百匹马坐不住了?要是这样的话,你们恐怕要失望了,除了通城营以外,其他几个营也要配发两百匹战马,剩下的才能给你们。”

    骑兵集中使用威力更大,但楚军的地盘越来越大,部队越来越多,各营往往独自行动,有一支自己的骑兵部队,哪怕只是两三百人的小部队,战术手段都会增加很多选择。

    在汪克凡的远期预想中,楚军的八个步兵营就是八颗种子,在实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独立的作战能力,每个营将来就是一支兵种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野战军。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优胜劣汰的问题,打得好的部队优先扩充,表现差的部队就要靠边站,甚至缩编、合并、撤销编制等等,比如张家玉的东莞营刚刚加入楚军,一直驻守郴州府进行训练,在衡阳之战中没有任何功劳,战斗力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就不会分给他们战马。

    每个步兵营配发两百匹战马,也是汪克凡反复考虑后的决定,南方人不擅长骑马,两百匹战马已经到了各营的极限,再多给也是浪费资源,如果哪家有实际需要,将来再进行调整,不过汪克凡最希望的,还是各营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从清军手里夺来更多的战马。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楚军将来要进入辽阔的北方平原作战,必须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也就必须打通到蒙古的通道,彻底解决战马的来源问题。

    帖兆荣和汪猛喜忧参半,最后表示服从命令。衡阳之战缴获了四千多匹战马,分给步兵营一千多,他们还能落下三千匹马,四分之三的骑兵都能实现双骑,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汪克凡又着重嘱咐一番,双骑听上去很美,但对后勤补给的压力更大,管理上也需要更加细致,否则打仗的时候还得照顾一大群空马,搞不好就成了送给敌人的礼物……

    除了楚军之外,忠贞营此战也收获颇丰。

    他们分到了上万套盔甲,其中大部分都完好无损,可以直接使用,另外三千多套也可以进行修复,只此一项就可以装备一万多名披甲战兵,弥补所有的战斗损失。

    除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