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孙可望和揭重熙

    第六章 孙可望和揭重熙 (第2/3页)

面的谈判也好向前推进。”

    “汪卿,孙可望请封平东王,这件事能答应他么?”

    湖广会战获胜之后,孙可望主动降低了要求,从一字王变成了两字郡王,并同时请封李定国,刘文秀为国公,平心而论,对于占据云贵,兵强马壮的大西军来说,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

    但此时的隆武朝,实力也远远超过历史上走投无路的永历朝,有本钱和大西军讨价还价,很多文武官员都反对厚封孙可望——大明的王爵什么时候变得不值钱了,招安一个造反的贼寇都要封为郡王,其他的公侯该怎么想?

    这件事汪克凡早有考虑,说道:“封为郡王还是封为国公,其实都是一袭空爵,无关紧要,可以答应他们。这和当年忠贞营的情况还不同,忠贞营那时候走投无路,只能归顺我朝,赏李赤心,高必正等人为侯爵即可,孙可望等人却拥兵自雄,非厚封不足以安抚其心。”

    “不错,汪卿所言正和朕意!”隆武帝轻轻一拍手,兴奋地说道:“我打算封孙可望为平东王,李定国为安西王,刘文秀为抚南王,如何?”

    “这个……”没想到隆武帝抛出这么一个主意,汪克凡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孙可望,是张献忠部下四将军之首,四将军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是大哥的身份,地位比其他人高一些,也是大西军现在的最高领袖,但四将军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同盟关系,其中的艾能奇此时已经死了,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实力稍差,但也勉强能和孙可望抗衡。

    孙可望自己请封郡王,同时请封李定国和刘文秀为国公,就是为了利用明朝的封号来确认自己的领袖地位,打压李定国和刘文秀,隆武帝准备同封三王,也是针锋相对的意思,利用李定国和刘文秀来制衡孙可望。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但是,用在大西军身上真的合适吗?

    历史上永历帝曾经用过这一招,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都被封为一字王,还不停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哥三个刀兵相见,打成一团,以孙可望兵败投降满清告终,直接造成四川、贵州的陷落。

    世人好以最终结果来评价人物,孙可望最后当了汉奸,所以一切都是错的,在史书中被描写成一个专权独行,阴谋篡位的奸臣……但实际上,永历帝在这件事里负有很大的责任。

    一山不容二虎,让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三只老虎在一起,当然要拼个你死我活,所谓的驭下之术,应该让所有人都能尽心尽力的办事,简单的挑拨离间,其实已经落了下乘。

    如果是文官的内斗还罢了,对国家的伤害有限,偏偏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是手握兵权的大将,自相残杀之下,永历朝实力大损,被清军趁虚而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里面的责任不能全推到孙可望身上。

    汪克凡考虑良久,终于表态:“微臣以为,这件事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