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逆袭

    第五十五章 逆袭 (第2/3页)

饭碗一摔,提刀出阵。

    随着王得仁一起出城的,还有百十个的夜不收,他们负责打探军情,水性好的还要凫水渡过赣江,查清新建镇的情况,如果有援兵到了,和他们及时取得联络。

    一声炮响,王得仁一马当先,冲出西门,全身上下披挂整齐,头上却没带头盔,只扎着一条发带,乱发随风脑后飞舞,点钢枪斜持在手,威风凛凛一将军,西北好汉王杂毛!

    “杀!”

    在战前动员中,王得仁把援兵可能到了的“可能”去掉,非常肯定的告诉出征将士,汪克凡已经带着十万大军杀到赣江西岸,现在只要内外夹攻,南昌之战就能转败为胜!

    “杀!”

    明军士兵气势如虹,刚刚吃了一顿饱饭还在其次,关键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南昌城里暗无天日的熬了半年,士兵们宁愿今晚战死,也不愿继续等死!

    西门外地形狭窄,随着清军的包围圈不断缩小,他们在这里也建起了一道连营,用壕沟寨墙挡在南昌城和赣江之间,切断城里和外界的联系。这道营寨修得相当坚固,朱马喇临走的时候,不但没有抽调西门连营的清军,反而又向这里调来援兵,增加兵力,以防止两岸明军会师。

    明军不计代价,攻势猛烈。

    清军早有准备,顽强抵抗。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伤亡惨重。

    一开始的时候,王得仁连续两次进攻都被打退,除了上千人的伤亡以外,似乎一无所得,但是根据清军的反应,他更加确信是援兵到了。

    清军虽然守得很顽强,却一直缩在营寨里抱头挨打,不敢出来反击,其他几座城门的清军也没有派来援兵,很明显,这不是什么诱敌之计,清军就是被动防守,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要明军出城逆袭,就气势汹汹地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

    朱马喇的主力去哪了?答案显而易见——赣江对岸的新建镇。

    敌之急所就是我之急所,一定要打通和新建镇的联系!王得仁虽然伤亡惨重,却督促士兵连续发起进攻,不断对清军大营施加压力,同时派人进城,请金声桓增兵。

    金声桓一直在西门城楼观战,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和王得仁不谋而合,王得仁的传令兵还没到,他已经派出了第二支一万人的部队,还带着火炮冲车等攻坚利器。

    战斗持续到拂晓,清军的西门连营终于撑不住了,这道连营虽然坚固,却因为地形的限制没有纵深保护,明军的火炮推上来后,轻易就能打到营寨里的任何地方。明军攻破其中的一座营寨后,一字长蛇阵的清军连营没有任何弹性,预备队来不及赶到,明军就已经扩大的突破口。

    崩溃!

    已经没有守住营寨的可能,再打下去就会被全歼,清军主将终于下令撤退,带着残部向南逃窜。反正还隔着一条赣江,只要堵死两头,南昌城的包围圈就没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