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士兵同志会

    第九章 士兵同志会 (第2/3页)

由,和那些躺在纪念碑下面的烈士相比,活下来的人都是幸运者,没有理由懈怠,没有理由抱怨,没有理由违反军纪。

    凡是经历过转战江西的老兵,此刻都眼眶发红,鼻息粗重,在战场上无奈地扔下同伴,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愧疚和纠结,事过多年也无法排解。

    “五百多人啊,都是生死与共的兄弟,都是同德同心的同志(前文说过,同志这个词古代早就有了),当时为什么要扔下他们?因为军令不可违,军纪最无情!可惜啊,大概是这几年一直打胜仗,有些人的尾巴翘起来了,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很不服气,觉得岳州营打了胜仗还挨批,说我汪克凡偏心,鞭打快牛,要我说都是放屁!”

    汪克凡罕见的发怒了,面色铁青,大声骂道:“你们这次真的打了胜仗吗?为什么伤亡将近三千人?因为你们的防线像纸糊的一样,被鞑子一捅就破,你们想撤却撤不下来,只能硬着头皮死守赣江大营,要不是友军来救,你们就完蛋了!这一仗的经验教训,必须给我深刻总结,有违反军令军纪的,不管是谁,都要一查到底……”

    谭啸站得笔挺,表情严肃,谭畅的脸色却一下子变得刷白。

    泄密的事情谭畅有份,更要命的是他还有贪污行为,虽然数额不大,只是侵吞了两笔部队结余的伙食费,总共三百多两银子,放在别家官军里根本不算事儿,但是在楚军却非常严重。

    “他娘的,不知道谁咬老子的蛋!找到这个家伙一定活剐了他……”谭畅是谭啸亲兄弟,自幼得他喜爱,在岳州营担任一个小营的营官,是谭啸嫡系中的嫡系。平常他对自己管束的还比较紧,部队结余的伙食费却在账本上没有体现,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扣了下来,却没想到被人捅到了后勤部。

    他一时走神,就没有注意汪克凡下面说什么,隐隐听到一句“成立士兵同志会”,还没搞清楚什么意思,汪克凡就结束了训话。

    岳州营的士兵解散回营后,汪克凡、谭啸、周国栋、滕双林、王鼎等几位楚军高级将领一起向江边走去。

    “请问军门,这个‘士兵同志会’是做什么的?”周国栋发问,其他人也一起看着汪克凡。刚才在训话的末尾,汪克凡突然宣布成立士兵同志会,大家事先都没听到一点风声,感觉摸不着头脑。

    “成立士兵同志会,是为了对各级军官进行监督,包括我本人在内。”汪克凡解释道:“士兵同志会的成员必须是士兵和低级军官,主要负责维护楚军的军纪,监督军中的钱粮经济,如果运作的好,还可以通过士兵同志会统一全军的思想,把各营各部拧成一股绳。楚军已经达到十万人的规模了,来源也比较复杂,有一个统一的士兵组织,便于管理……”

    楚军的士兵同志会,脱胎于红军早期的士兵委员会,又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