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敲下来一块吃一块

    第二十七章 敲下来一块吃一块 (第2/3页)

高,“太宗拔用诸降将,从入关,出领方面,乔芳绩最显,张存仁亚焉。”和陕西总督孟乔芳相提并论,称他“通达公方,洞达政本。”,总之是个很牛x的家伙。

    满清编写的历史当然会吹捧他们所谓的名将,但客观的说,关宁铁骑出身的张存仁的确很会打仗。他当闽浙总督的时候,鲁王朱以海、郑成功、郑鸿逵、郑彩、揭重熙和傅鼎铨都被压得抬不起头,鲁王朱以海最惨的时候每天住在船上,成了著名的“海上天子”,郑成功也只能躲在大小金门岛上,上大陆一次被打下去一次,揭重熙和傅鼎铨大部分时间只能躲在山沟里打游击。

    (多说一句,郑成功刚刚起兵的时候实力很弱,后来收编了施琅和他手下的一票精锐部队,又干掉了厦门的郑彩,让郑鸿逵回家抱孩子,才一步步发展起来。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的局势很乱,郑成功、郑鸿逵、郑彩和鲁王朱以海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互相之间有激烈的斗争,也有共同抗清的合作,详细介绍的话一两万字都打不住,因为和主要情节无关,本书做了一定的简化,和真实的历史有些小的差异,就算是蝴蝶效应吧。)

    “明世武臣,未有改文秩任节钺者”,文归文,武归武,饶你能征惯战,即使像杜松杜太师、刘铤刘大刀这样的猛将,也只能听杨镐的瞎指挥,以至于裹尸沙场。明朝以文治武有很多弊病,像张存仁、孟乔芳这样的边镇出身的军将,对军事和民生都极为熟悉,又有相当的政治能力,投降满清后当了总督都能得心应手,可是在明朝一方却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在这个时空里,张存仁却没有那么好的官运,因为清军没能攻进广东,皇亲国戚出身的佟养甲一直占着浙闽总督的位置,张存仁只是他手下的福建巡抚,前些日子刚刚来到广信府,指挥江西东部的战斗,正好在上饶城中。

    张存仁早就入了汉军旗,是镶蓝旗的梅勒章京,他手下的清军有一万余人,其中披甲战兵四千人,包括江西绿营、福建绿营和一千余人的乌真超哈兵。这些乌真超哈兵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亲兵精锐,正牌的关宁铁骑出身,擅长使用火枪火炮,战斗力比其他的乌真超哈兵强了许多。

    关宁铁骑是后人起的一个称呼,明代史书中并无记载,一般统指吴三桂和祖大寿的部队,并非都是骑兵。张存仁是祖大寿的嫡系,他的部队里面有骑兵,但更多的还是火铳兵和炮兵。

    和吴三桂比起来,张存仁也许算不上什么大鱼,但其实个头也不小,汪克凡在攻打仙霞关的同时,就已经着手布网,调动明军对广信府形成包围。

    张家玉的东莞营和万元吉的部队配合,从抚州府、建昌府向铅山县发起进攻,威胁上饶和福建之间唯一的联络通道。汪晟的部队摆在江西进贤县一带,充当西面的预备队,并防止谭泰派兵从鄱阳湖赶来支援。楚军主力在北面的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