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清军的援兵

    第四十一章 清军的援兵 (第2/3页)

 阿济格自请加封叔父辅政王,接替多铎的职位,并且对刚刚挂掉的多铎进行攻击,称他的战功不过尔尔,自己比起来也不差等等……对这个没脑子的货,多尔衮已经忍了很久,这次终于忍不住,立刻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给阿济格定了几条罪名,差一点废了他的王爵,狠狠把他教训了一顿。

    就在这个时候,谭泰的使者到了北京,十万火急,向清廷求援。

    听说明军发起东征,福建岌岌可危,浙江和江南省(南直隶)也有很大的危险,多尔衮头大如斗。

    江南明军有所异动,他本来早就知道,只想暂时拖一拖,先解决山西的姜瓖。但是没想到明军的动作这么快,说打就打,还是全线发起进攻,从河南到福建几千里的防线上处处告急。

    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明军这个时候发起东征,就像一柄尖刀狠狠刺进满清的软肋,简直无力招架。

    但是多尔衮知道,江南实在太重要了,决不能置之不理。

    福建的地理位置虽然比较偏,但是佟养甲手下有几万精兵,决不能就这么被明军消灭,更重要的是,浙江和江南省是满清的经济基地,钱袋子和粮仓,决不能出大的问题,尤其不能影响通往北京的漕运。

    必须派援兵南下!

    但又无兵可派!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山西分兵!

    好吧,分兵就分兵,分兵虽然对山西战事不利,但是为了救援江南,只好承受这个损失……问题是,派谁担任援兵的统帅呢?

    阿济格这个家伙最近不听话,肯定不能用。

    博洛本来是豪格一派的,现在刚刚被多尔衮收服,属于政治上的“降将”,也不能派他出去单独领兵。

    洪承畴不用考虑,凡是皇太极重用的人,多尔衮总是不放心,况且他是汉人,镇不住谭泰这样的宿将。

    想来想去,多尔衮决定让济尔哈朗挂帅出征。

    济尔哈朗的军事能力没问题,从努尔哈赤时代一直打到满清入关,济尔哈朗戎马半生,打过无数的大仗恶仗,由他担任援兵统帅,肯定可以挡住明军的进攻。

    他是老资格的叔王,不管谭泰还是孔有德,济尔哈朗都镇得住场面,由他统一协调南方清军各部,是最合适的人选……江南战事搞成现在这个局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唯一的统帅,清军各部各自为战,这次把济尔哈朗派去,就能改变这种局面。

    除此之外,北京现在正是多事之秋,把济尔哈朗赶出去带兵,让他远离权力中枢,也是一招欲擒故纵的好棋,和当初让豪格领兵攻打四川,有异曲同工之妙。

    顺治六年,也就是隆武五年四月初,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被授予“定远大将军”,调集兵马,筹措钱粮,准备南征。

    还没有把兵马调齐,多尔衮又接到消息,两千明军骑兵突入中原腹地,接连攻克新郑、长葛、尉氏等县,开封、许昌、郑州纷纷告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