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众矢之的

    第七十六章 众矢之的 (第2/3页)

南总督的名义,催促各路兵马向南京附近靠拢。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准备。

    江北的安徽,安庆巡抚刘弘遇所部沿江北上;东南方向。徽州总兵胡茂祯所部向溧水县逼近;东北方向,镇江府派来的三千援兵,直接赶来南京;正东方向,苏州府和松江府(上海)也派来了一支援兵,向常州府集结……他们都是马国柱的部下,江南省自己的兵马,只凭他们还不是楚军的对手,马国柱又和刘弘遇、张天禄联名,向北京和其他各路友军求援。

    北京方面,自从听说明军发起东征,清廷就极为重视,多尔衮为此不惜放缓对山西的攻势,任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调集兵马准备南下支援。他本来以为清军的反应已经够快了,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楚军攻占仙霞岭后,江南战局急剧恶化,速度之快,太太出乎他的意料。

    尤其是楚军攻入南直隶后,几乎每过一两天,他都会收到马国柱送来的急报,某座府县再次失守,清军某部再次战败,毫无例外的坏消息接踵而至,最后竟然被楚军攻入了应天府,兵锋直指南京城!

    多尔衮这下再也沉不住气了。

    现在的满清,已经不是刚刚进关的满清,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制度都延续了明朝旧例,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没有多少负担,靠抢劫就能维持生计的强盗政权……而且正相反,随着八旗兵变成职业军人,随着几十万绿营兵的组建,随着层叠架构的政权机构不断膨胀,随着清军的战线越拉越长,大半个中国都被卷入战争,满清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对江南粮仓和钱袋子的依赖性,比当初的大明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命令山西方面停止进攻,直接从前线抽调一部分兵马,交给济尔哈朗,准备支援江南……至于山西方面,仍由阿济格和尼堪负责,不要求他们立刻攻克大同,只要维持现有态势,切断大同和山西其他地方的联系就算完成任务,等到济尔哈朗稳定南方,或者陕西方面能够抽出援兵,再回头进攻大同不迟。

    济尔哈朗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北京,在徐州集结大军,准备乘船顺大运河南下,但是由于山西等地的援兵尚未赶到,而且大军千里远征,需要的各种粮食物资非常多,筹集运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他的主力还得再等半个月才能出发……远水不解近渴,为了及时救援南京,济尔哈朗派出大将穆里玛,率领五千兵马充任先锋,先行乘船赶往南京。

    穆里玛,满洲镶黄旗勋贵,鳌拜的亲弟弟,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绩,就是在康熙二年和图海一起攻破了茅麓山,李来亨兵败**……等到鳌拜垮台之后,他也跟着一起完蛋了,被康熙处死。

    多尔衮又连下几道急令,调集江南省附近的清军,不惜一切代价支援南京,一定要把楚军赶回江西,甚至消灭在南京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