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开局不利,兆头不妙

    第一百零六章 开局不利,兆头不妙 (第2/3页)

支援阳朔兵。

    汪克凡并不歧视弓箭手,而且认为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在很多场合不亚于使用燧发枪的火枪兵,但是射箭的技巧性太强,培养一名合格的弓箭手需要几年的周期和大量的实战经验,复合弓的制造周期和成本也很高,所以楚军必然要以燧发枪为主战武器。

    见到楚军送来一门虎蹲炮,焦琏非常高兴。他费尽力气从桂林带来了几门弗郎机炮,但据楚军参谋部所说,在山地战中弗郎机炮不太好用,有了这门虎蹲炮,阳朔兵的近战防御能力就大大增强。

    准备接防一七七高地的阳朔兵共计一千三百名,由参将唐苗子率领。只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出,唐苗子不是汉人而是一个苗人,当年也曾占山为王,是川东湘西排得上号的绿林寨主之一,张献忠入川后归顺大西军,后来又被焦琏打败收服……虽然在平地上打不过焦琏,但是作为一名山贼出身的苗族将领,唐苗子对山地战更为熟悉,所以焦琏派他去接防一七七高地。

    半下午的时候,唐苗子所部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随时可以出发。

    焦琏随即下令,唐苗子所部官兵一律铺开被子睡觉。

    晚餐后,继续睡觉。

    亥时二刻(21点30分),全军集合。

    亥时三刻,离开大营向一七七高地进发。

    将近子夜时分,唐苗子所部来到了一七七高地后面的一处树林,突然停了下来。

    从这里往前,有一段路程在清军大炮的射程之内。经过反复的炮击,有一处山坡突然发生塌方落石。滚下来的石头堵住了狭窄的山路,步行勉强可以通过。辎重大炮却运不上去,楚军的工兵正在抢修排石。

    以阳朔兵的素质,还做不到在夜晚收放自如,唐苗子不敢派人上去帮忙,也不敢分散隐蔽,只是下令所有士兵就地卧倒,静静等待楚军工兵修通道路。

    从山谷的缝隙向前看去,一座一百米左右的无名高地上亮着灯火,清军汉军旗的旗帜隐约可见。他们把红衣大炮架在这座无名高地上,虽然因为仰角过高,无法打到一七七高地的半山腰以上,却可以利用射程优势打到后山的这条山路。楚军的臼炮见高不见远,准头也太差,无法摧毁这座无名高地上的清军炮兵阵地。

    “它的编号是二九一高地,四天前失守后一直被清军控制……”京良低声介绍情况。

    “为什么不夺回来?哦,当然现在不用费劲了,我的意思是。四天前二九一高地刚刚失守的时候为什么不把它夺回来?让鞑子把大炮架上山顶,咱们不是被动挨打吗?”

    “二九一高地位置前突,夺回来也守不住。”京良指着黑暗中的山岭说道:“二九一高地后面就是三一七高地,相距只有一百步。三一七高地还高一些,二九一高地南陡北缓,我军从南坡进攻非常困难。清军从北坡进攻却相对容易,如果强行发起进攻。会遭到清军火炮的封锁,总而言之得不偿失。所以一开始就放弃了二九一高地……”

    唐苗子正听得聚精会神,前面的道路上突然响起一阵滚石声,轰隆隆在山谷中反复回荡。清军马上做出反应,二九一高地上火光连闪,随着沉闷的开炮声,几颗炮弹呼啸着射来,虽然在夜晚也准确无误。

    并不是清军炮兵在黑暗中也能瞄准,而是经过几天的拉锯战后,清军炮兵对射击目标的方位角度都非常熟悉。由于弗郎机炮的射界有限,他们能打到的目标本来就很少,楚军每天晚上都会通过这条路向一七七高地运送补给兵员,清军炮兵只要听到动静,摸黑也要打上几炮。

    打得很准!

    两颗炮弹落在前面的道路上,弹跳几下没了动静,另外两颗却朝着阳朔兵隐蔽的树林飞来,一颗碗口粗的榉树被拦腰打断,半截树冠树干倒了下来,正砸在一个阳朔兵的腿上。

    “啊……啊……我的腿断了!救我!救我!”他大声叫个不停。

    二九一高地上立刻射出几支火箭,点燃了山前的柴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