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幸存

    第一二五章 幸存 (第2/3页)

起,浓厚的白色硝烟瞬间涌起,笼罩了胸墙附近。

    这么近的距离,楚军的齐射已经无法保持一致,噼里啪啦的枪声如同几挂鞭炮同时响起,几名军官也用短柄火铳加入射击。

    这么近的距离,等于用火铳顶着清军的眼睛射击,铅弹贯穿八旗兵的后脑,带着鲜血,脑浆和碎骨一起喷出,冲到壕沟前的清军瞬间被清空,那一团浓厚的白色硝烟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魔力,刚才还在大声喊杀的八旗兵被裹进去后,立刻变得声息全无。

    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吉安营打急眼了,根本不等硝烟散去重新瞄准,对着大概方向就开枪射击。

    “啊——!”几名最为勇悍的八旗兵侥幸躲过排枪,举着虎牙刀冲进那团硝烟,但是他们的数量太少,不多时就传来一声声惨叫,楚军的第三次排枪又打响了。

    清军中军旗下,扎喀纳皱了皱眉头,下令鸣金撤退。

    在白山黑水讨生活的猎人都知道,受伤的野兽最危险,对面的这伙南蛮明显都打出了蛮性,没必要和他们硬拼。这都是一时的血气之勇,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的,等到他们的凶性过去了,战斗力会大幅下降,清军再攻山就轻而易举。

    “再等一刻钟的工夫就够了,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可以再多等一炷香,让这些南蛮好好回回神……”扎喀纳精打细算,考虑得十分周全,等上二十分钟左右,吉安营士兵正好在亢奋后的疲惫期,对清军进攻最为有利。如果等得时间更长,吉安营士兵反而会恢复冷静。给清军带来麻烦。

    不过是二十分钟罢了,扎喀纳等得起。

    西边隔着一道山梁。也有炮声和喊杀声隐隐传来,那是固尔玛浑在进攻楚军的侧翼阵地。

    固尔玛浑,同样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满清宗室,但他属于舒尔哈齐一脉,和扎喀纳、屯齐一样都是济尔哈朗的子侄。

    济尔哈朗在清廷中有这么大的势力,当然离不开这些亲信子侄的支持。

    屯齐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和谭泰、何洛会的分量都差不多,但他这几年和多尔衮走得很近,韬光养晦的济尔哈朗对此心知肚明。却从没有表示任何不满,仍和过去一样对屯齐信赖有加。

    扎喀纳则属于中坚将领,虽然没有屯齐的名气大,在清军中也没人敢小瞧他。

    至于固尔玛浑嘛,和傅勒赫一样属于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是济尔哈朗最为信赖的心腹爱将……济尔哈朗自己的儿子尚未成年,固尔玛浑的父亲阿敏又已经死了,所以这次出兵江南,济尔哈朗把自己的镶蓝旗精锐都让固尔玛浑率领(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镶蓝旗的八旗兵是他的铁杆嫡系)。

    和生性莽撞的傅勒赫不同,固尔玛浑因为父亲已死,所以没有那么骄狂,为人处世更加谨慎。带兵打仗也兢兢业业,从来没有辜负过济尔哈朗的信任,扎喀纳也对他充满信心……楚军已经快撑不住了。扎喀纳和固尔玛浑两面夹击之下,天黑前肯定能攻占五一三高地。楚军想跑就让他们跑吧,只要进了包围圈。早晚都会被清军消灭,没必要不惜代价发起强攻。

    现在要考虑的,是攻占五一三高地以后的事情,五一三高地只是一道开胃菜,能否及时攻克王鼎的主阵地,才是决胜的关键……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清军虽然一步步攻到吉安营的阵地前,眼看就能占领五一三高地,但是楚军的勇敢顽强还是给扎喀纳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夺下这个小山头,清军前后付出了数千人的伤亡,耽搁了整整五天时间,如果后面的仗也这么难打,能否完成济尔哈朗交代的任务,真的要打一个问号。

    想到这里,扎喀纳招手叫过一名幕僚,命他起草一份文书报告,一式两份,分别送交济尔哈朗和何洛会。为了保证能够实现围点打援的作战计划,他需要更多的兵力对楚军发起多点进攻,何洛会那里还有几千人马的预备队,现在是时候投入战斗了……

    楚军阵地上,吉安营继续组织撤退,主力部队和伤兵都从后山转移,顾宗福带领数百士兵亲自断后,他们轻装卸甲,只留下一个基数的弹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